大学生鞋厂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精选34篇)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在施工队的机器轰鸣声中起床了。简单的吃了点早饭就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我们前两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招生以及宣传。可能是因为昨天晚上和同学们聊过天,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大早上校门口很多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报名。场面非常火爆,当然我知道,这也是和队长他们去年的努力分不开。惊讶之后,我们就开始和家长谈了起来,留电话、签安全协议书、谈论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队员,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来之前我们还担心没有学生会愿意来,但是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大家都非常欣慰、高兴。第二天,我们举着党旗和队旗,拿着海报就开始宣传、走访。我们一起贴好报,到学生家走访,和家长交谈有关学生的学习问题。而队长每天还要奔波于政府和学校之间…..这一切的一切,我们这个团体都一起经历过了,这一路走来的泪水与辛酸,我们一起尝过了。两天的准备工作之后,终于步入了正轨。我们一共有四个班,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班主任,班长和其他的委员。当地的孩子最薄弱的学科就是英语,作为英语老师的我课程压力也比较大,所以就没有担任班主任。开学第一节课班主任带领同学们选了一下班委,把每位同学的信息都记录了下来。各位任课老师也和同学们见了面。,看着同学们好奇的眼神,自己心里非常期待接下来几天的老师生涯。我主要负责的是六年级以及准高一的英语课。第一节课,我主要给同学们做了一下自我介绍,讲了一下我的教学安排以及课堂纪律。偶尔我还到其他年级给他们上一节课,很意外的是,孩子们都特别喜欢我,虽然他们英语都不太好,而大多数人也不爱上英语课。但是孩子们还是很认真的听课,每天除了上课,最重要的事就是放学送孩子们回家。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也很辛苦的事。中午和下午都要顶着大太阳走很远的路把孩子们送回家.虽然辛苦但是孩子们却很懂事。很多次孩子们都说老师不用送了,你回去吧。孩子们还经常把自己的零食给我吃,如果我不吃的话,就塞到我手里。再怎么辛苦,这样也值了,孩子们很懂事。上完课或者没课的时候,我就会坐在一楼。一下课,孩子们都会簇拥到我身边,和我聊天,问各种问题。刚开始还好,但是到后面孩子们越来越调皮,和我们这些老师没大没小,可是还是很爱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有一节特色课是手工课,孩子们学会后,每天都会送给我们一大堆他们叠的东西,特别高兴、感动。我知道孩子们其实是把我们看作了好朋友而不仅仅是老师。还记得那一次去学生家里做饭,我们支教队的老师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午餐,那天我们吃的可爽了。当然上课之余,我们也会去xx镇有名的的景点去看一下。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与孩子们之间的感情。还记得最后成果展示彩排时,当《爱因为在心中》响起时,看着孩子们表演手语,我再也忍不住了,在旁边大哭,真的好舍不得,时间好快,而我们马上就要走了。
短短的15天,这个地方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有欢笑也有泪水。又辛苦也有幸福。可能我们无法给他们带去太多书本上的知识,但是我们让他们记住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坚持,什么是梦想。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很多,我们也学会了成长。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总是要分别的,但是就是舍不得可爱的孩子们,老师会想你们的。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哭成小泪人,心中好难过。不管以后怎么样,希望孩子们记住我们的话,做一个有梦想、有担当的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用自己的微笑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从不停止奋斗。我们都要加油!
大学生鞋厂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32
之前从来没有过类似于社会实践的经历,更不用说到乡下去和自己接触很少的一个群体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人的一生很短,而世界很大,我们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各种各样的生活的,所以能够有机会去体会一下别样的生活是很意义的。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你会学到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就是帮助一个人慢慢蜕变,长大以至成熟的催化剂。
一、实践目的
1、做好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实地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结合当地实际,共同探讨思考有效的使用“助学基金”的新方向。
3、组织好队员的下乡实践活动,体验生活,让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状况。
二、实践时间:
xx年7月6日——xx月2日
三、实践地点:
xx村
四、参与人员:
xx大学学生经济学社干部,候补干部,社员及指导老师
五、实践内容:
1、基本情况:
xx村是xx乡其中一个比较比较富裕的村子,全村地形为条形,分为若干个屯,作物为玉米,该品种的玉米主要用来加工成饲料,也有少数的一年三熟的稻田。除了种植农业作物,还种植了山草,鸡血藤等等材料。村民平时主要从事编织工作,村里有几个编织厂,这些厂都小具规模,生产加工的编织产品大多都是是出口产品,品种繁多,手工精致,及具特色。所以xx乡又有编织之乡的美名。
2、实践过程
xx月6日上午,随着一路上时晴时雨的天气,我们渐渐远离城市的喧嚣,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终于于中午到达了下乡目的地——空气清新,风景秀美的xx村。
这是一个这样的地方:有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与水田,青黄相间,空气很好,或远或近的地方有着许多和我的家乡桂林的山很相像的山,典型的农村建筑。的小学离村部很近,从窗户望进去,孩子们的教室破旧而凌乱,光线从布满蜘蛛网的细铁杆照在满是灰尘的课桌和长条凳上,它们都很矮,黑板不大,很粗糙,让人几乎可以想象得到一张张质朴而纯真的脸,他们规矩的坐着,认真的样子。
号的下午,在附件熟悉了一下村里的环境后大家便开始分组安顿住处及吃饭的地方。并与当晚安排了第二天的活动行程。就这样我们开始为期六天的下乡实践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天都基本上有条不紊的展开了计划的活动。
全队分成两个小队,在村委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带着准备好的食用油和面条等物分别走访了村里的五保户及特殊家庭。
xx村的种植作物主要是玉米,而下乡之时也正时值收玉米的时候,通过收集相关需要收玉米的农户家的情况,下乡队伍也分成小组跟随农户下到玉米地里收玉米,干农活。
除了于村民们一起劳动,下乡队伍的调研组也对事先设计好的题目在村里展开了调研活动。主要是对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孩子的情况进行走访调研。从整个村的情况来看,属于一个较富裕的村落,村民们主副业相结合,收入提高,家里基本上都有如彩电等的日常家用电器,个别较富裕的还装上了电脑,并连接了互联网。
另外,我们针对孩子们开展的游园活动,与当地球队展开的友谊赛及与xx村文艺队合作进行的联欢晚会也把我们下乡的活动推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大家相融在了其乐融融的气氛里。
xx日,在与和我们相处了近一周的村民们的挥手告别中,我们结束了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六、实践
1、体会与收获
住久了大城市生活,见惯灯红酒绿,车水马龙,能够有机会去乡下,远离都市尘埃的地方待待,感觉会真的很好,那种山村的宁静是能洗涤掉心的浮躁的。每一天醒来,看到外面山挡住大片大片的蓝天,云与山为伴,从近到远的晨气让整个乡村弥漫着淡淡的朦胧,你能看到太阳就这样由山的后面一点点地升起,晨曦的一会儿刺眼一会儿隐约,于是田里的颜色也会随之时明时暗。
不过一切总归是充满希望的样子。那些骑着车从田间的路飞快地穿过的人,那些一起来就带着草帽或蹲着或站着劳作的人,是那么美好的图景,那么真实的人生。晴天的下午会有光束从山间射过来,你会感觉你身处被山包围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享受着最单纯最原始的快乐。夜晚,还有田间的萤火点点,知了轻鸣,青蛙附和,到处都是自然和谐的味道。
2、思考与建议
当准备回学校的时候,大家看起来还是比要去下乡的时候看起来兴奋,迫不及待多了。这让我想到,其实我们还是不习惯这样的生活的,这样的下乡只能算得上一种小憩罢了,虽然算不上是农家乐,但是当我们在玉米地里收玉米的时候的那种感受和那些地地道道的农民是简直不能一比的,那个之于他们而言是生活,而之于我们,我们感受得更多的是一种农趣,就像收玉米时突至的大雨,很多队员淋在雨里都觉得太爽了,难得这样酣畅淋漓,觉得很有意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