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报告(通用34篇)
二、教学工作
(a)讲座
教学工作最基本的方面就是听课,而实践教学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听课。实习期间听课不再是过去听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听导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借鉴导师的教学经验,处理班级的方法,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等。
我第一次听的课是一节数学习题课,让指导老师解决老师的问题。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内容严谨,板书工整,效果很好。这节课内容精炼,节奏紧凑,课堂气氛活跃,让我感到神清气爽。通过听课,我注意到,首先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解决了什么,其次是老师对重点难点的区分和处理,最后是师生之间的交流。
这个讲座让我觉得学校教学不仅需要学科教育知识,还需要很多其他技能。从那天开始,我就按照课程表上课,做详细的记录,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
(2)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与书的内容有关,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关。它还考虑了学生的原始知识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教学情境等方面。
备课一开始,我的教案一般都是把上课的每一个字都写出来。备课后,我必须先把教案交给谢教导员修改。我也会告诉谢我对课程安排的看法,谢会给我他以前的教学计划作为参考。谢老师还会告诉我哪些地方需要多强调,提醒我在哪些地方多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勾勒重点。初稿经老师批示后再整理,交谢老师审核,然后在讲台上讲课。
通过与导师的频繁交流和多次讲课,我逐渐熟悉了班级的方方面面。两个星期后,只要和导师商量一下大概的课程安排,就可以自己完成各种教案和备课。但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比如重难点的安排等。,我还是会和谢老师商量的。我非常重视这一系列的链接,为了在平台上争取更好的效果。
(3)讲座
以前,作为学生,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当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我关注的也不同。我开始讲课时非常紧张。由于我经验不足,适应能力不强,实习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备课太完美,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反应不够关注;语速过快,提问技巧不到位等。,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在解决了老师的点之后,在接下来的课上逐步改善和克服的。接下来的一个月坚持认真备课,虚心听取老师意见,用心修改教案,重点听课。每节课我都会反思自己的教学,重新修改教案,认真思考改进教学过程。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就要有一桶水。我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还需要更多的提高,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在这一个多月的课上,我体会到了一个老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责任精神。最重要的是,你在塑造弟子的同时也在学习。当然,你首先要做一个好人。
第三,师生关系
记得刚站在学生讲台上的时候,我有点紧张,有点怕他们不听我的话,会让我很尴尬,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非常配合我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第一次涉及到一些问题,无法掌握合适的态度,比如没有更多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经验。所有这些情况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改善。
在与学生的沟通问题上,三年来在办公室的杰、连、瞿老师和一年级的梁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建议,让我明白了师生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不应该太过亲密,也教会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个别情况。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社会课,受益匪浅。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感谢所有给我指导和帮助的领导和老师,我的指导老师,所有给我建议的老师。你让我更加意识到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需要付出的努力,而我步入社会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只有坚持学习,不断努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取得成功。实习不仅是我生命中珍贵的回忆,也是另一个人生的起点。我相信我以后会做得更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了教师的伟大和教师工作的神圣。他真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工作不只是说教、教学和消除疑虑,而是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成长。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这是教师工作最大的意义!
大学生实践报告 篇3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很容易与社会脱轨。在学校里学习,更多的还是学习理论知识,只有真正进行社会实践,与社会进行接触,才能真正了解社会,从而适应社会,在社会中立足。今年7月下旬,我们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的14名同学分成3队,按照自己的职业兴趣分别对基层政府、企业、学校进行了采访调研,虽然每个同学调研的地方不同,但是都满怀热情通过这次调研,同学们走进了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岗位,针对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进行调研,也解答了学习中的疑惑,体验了社会。
一、走进政府-体验基层
这次政府调研的基本情况大概如下。王园园同学走进了大名县金滩镇前消灾村大名县金滩镇前消灾村和当地镇政府。大名县金滩镇前消灾村,坐落于邯郸市的东南方,它向南临近河南省,向东临近山东省,但是又距离哪都不近,这样的地理位置,俗称"三不管"地界,再加上交通闭塞,对外沟通不便捷,这些都不利于村庄的发展。而镇政府却是一个破旧的三层办公楼,墙上锈迹斑斑,还有好多墙皮脱落的地方,屋子里只有一张桌子,一个柜子和一张床,头顶有一个电扇,窗户上已经落满了灰尘,从外面来看,如果不是那个政治性的标语,给人的第一感觉不是办公楼,而是没有人住的破旧房屋,看起来毫无生机。也许和一些偏远的地区比起来,这样的条件还算不错的。至于村子里的状况,更是糟糕。试想一下,在这样一种办公环境里公务员、干部如何办公?
常钰同学走进了深州市高古庄镇政府进行了调研。与上面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发展快速,产业正在转型的镇,该镇直隶村高古庄村的农民全部搬到了5层的新楼房上去住,当地人称为"新民居",而原有的村庄也经过修整,干净整洁,村民生活幸福和谐,该村还招商引资,整修道路,阳煤、鲁王面粉厂、农业科技园等都推动了当地的发展,镇政府大院简洁整齐,并且政务公开,定干部们经常开会,到外地考察,该镇是农村发展的模范。
丁欣然同学走进了所在地区的镇政府和村委会,针对基层公务员的薪资和社会舆论情况进行了调查。她了解到,一直以来公务员给人们留下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有钱有权。其实在采访过程中她了解到的是只有少数不遵守法纪的高层公务人员才从事权钱交易,贪赃枉法,不为人民服务。大多数公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公务人员,工资是比较低的,而且加薪的力度比较小,得到升迁的几率也是比较小的。这也给近些年来的考公务员热一个思考,是否考取了公务员就获得了铁饭碗?是否还应该随大流挤破脑门进入政府部门?这些都是值得当代大学生深思熟虑的问题。
以上3个是具有代表性的调研结果,其他的如王特同学走进了吉林四平的看守所等就不再详细介绍。
二、走进企业—体验社会
在企业的调研小组中,基本情况如下。任雪春对承德当地的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它通过对经理的采访发现,在一个公司中,营销人才最缺,一线销售人才和搞销售的,如业务市区业务,外县业务,跟商场谈判的,直接针对顾客的销售。在学历方面,学历不代表能力,但是没有学历知识面是很窄的,如果有心,学历不是问题,但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方面还是要知识面宽一些,思路前卫一些的孩子,现在就算是民营企业招聘员工,学历至少要专科。在私企,更多时候看重的不是学历,本科就可以了,研究生学历高,在私企里面可能会觉得大材小用,很难踏下心来做事业,所以在招聘时,本科生就到顶了,往上也不会要了。大学缺乏踏实的心态,吃苦耐劳的精神,比较自我,这是我们在找工作时所欠缺的。
秦树英同学来到了深圳,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休息,就直接买客车的票过去深圳龙华,到达龙华,她第一时间就是找到华辉人力资源的高主管,希望他能够介绍去富士康,因为她知道,进去富士康肯定可以得到更好的调研结果。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也许是我去的时间不对,高主管说让我第二天再来,他告诉我现在很多厂为了自己的利益,一般不用临时工。而是用长期工,我开始意识到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想的是进去公司或者企业调研。而不是因为是学生的身份而被阻断,所以那一天我的心情很忐忑,很不安。也许拖着大行李箱、面无表情走着、肚子饿到让我浑身无力就是我这一天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