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大学生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4-08-01 01:55:27报告范文打印
大学生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殊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⒊在一个地区的各大院校周边开设连锁快餐店,提供专门针对学生的特色饭菜,并凭借良好的快捷的服务,干净卫生的就餐条件必能赢的广大学生的青睐。 总之,大学生群体消费市场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其关注也逐渐提上日程。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定将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各企业、商家应深度拓展其消费市场,抢得先机。

大学生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范文 篇3

  中华老字号积累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发展工农业,繁荣市场,振兴经济,弘扬优秀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下,中华老字号的发展问题备受各方人士的关注。为了更好的了解芜湖市餐饮业 “中华老字号”发展与保护现状,由沈喜彭老师带队,0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骨干参加的社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队,以“调查研究芜湖市餐饮业老字号的发展与保护现状,增强老字号品牌保护意识”为中心,采取“全面了解,重点突破”的方法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践调查。此次调查以安徽省首批入围“中华老字号”的耿福兴酒楼为重点,连同同庆楼、四季春、马义兴等芜湖市餐饮业知名老品牌。调查期间,走访故址,走访档案局搜集相关资料,采访酒楼新老经理、白案红案大师,咨询芜湖老人。熟悉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经营模式,了解企业内部的商标管理情况,总结中华老字号企业成功的经验,探寻中华老字号没落的原因,了解企业发展的瓶颈。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芜湖市饮食业“中华老字号”发展与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进行体制创新,开展灵活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等举措是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必由之路。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提纲:

  第一部分:回忆历史。

  第二部分:分析现状。

  第三部分:发现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建议。

  第五部分:分析总结。

  第一部分——回忆历史

  人有回忆,城市也有回忆。回忆不是百分之百的复制历史,而是经过岁月的筛选之后,留下一抹迷人的色彩。人的回忆依赖于脑,而城市的回忆却依赖于——城市的味道。那么,芜湖的味道,城市的回忆———耿福兴酒楼当之无愧。

  因此,此次实践活动选取芜湖市耿福兴酒楼为调查重点,实地走访耿福兴旧址:第一旧址位于同庆楼后巷(原)——芜湖市三街口,第二旧址同福源汤包馆(今)——芜湖市二街27号;走访档案局搜集相关资料,包括(具体档案资料见附件):

  1 耿福兴饺面馆劳资协议书。

  2 芜湖市商业创设登记申请表——耿福兴饺面馆。

  3 为呈报耿福兴等户暂停营业的报告

  4 耿福兴饺面馆汇集郑啸伍撕毁发票又不到店工作。

  5 为耿福兴歇业后修理炉灶暂停业一月的报告。

  等;采访酒楼新老经理、白案红案大师,咨询芜湖老人再现历史,了解到耿福兴重要成员:原总经理——郭春林、原白案大师——刘扣锁、原红案大师——左炎生;并偕同调查了同庆楼、四季春、马义兴酒楼等芜湖市餐饮业知名老字号。

  经走访调查了解到,耿福兴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原设于芜湖市三街口,始由江都耿氏兄弟长宏、长富饺面及芜湖严开银师傅酥烧饼组合而成“耿福兴饺面馆”。1959年迁至中二街。历经沧桑、百年不衰、直至今日,“耿福兴酒楼”誉满江城名闻遐迩。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耿福兴的菜肴和点心,已成为芜湖餐饮文化的代表。耿福兴在传统菜肴和点心上保持传统不断创新,食客们在品尝后赞道“这就是芜湖的味道”。

  分析总结后,也理清了耿福兴的历史传承:

  1888年,耿家太爷以面点手艺特长,由扬州来芜湖挑担卖面点。

  19xx年,耿家太爷之子耿长宏、耿长富共同创立“耿福兴面馆”。

  1942年,由耿家第三代家族耿玉和、耿玉春、耿玉丰合伙经营。

  1956年,公私合营,耿福兴由当时芜湖市饮食服务局接管。耿玉和任主任。

  1959年-1961年,市饮食服务公司成立耿福兴,仍由耿玉和任主任。

  1962年-1996年,由饮食服务总公司副总经理郭春林任经理,注册“耿福兴”菜馆。

  1996年-XX年,由鲁金富任“耿福兴”菜馆经理。

  XX年,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由高述红女士购买“耿福兴”商标。

  XX年至今,由高述红女士任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第二部分——分析现状。

  今天的耿福兴酒楼坐落于安徽芜湖市凤凰美食街中心广场、面积近3000平方、可同时接纳1000余人就餐,员工200余人。“童叟无欺,货真价实”;“发扬传统,与时俱进”是耿福兴百年不变的经营理念。耿福兴特色美食、小笼蟹黄汤包、虾籽面和酥烧饼,加之发展丰富的淮扬菜系和徽菜菜系,招徕四海名流、八方来客。曾接待国家领导人以及世界一百三十多国家使节,备受赞誉。

  耿福兴酒楼现为“全国绿色餐饮企业”、“中国烹饪协会团体会员”“安徽省餐饮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芜湖市餐饮烹饪协会副会长单位”。XX年11月16日,与安徽的“红星”牌宣纸、“口子”酒业、“胡开文”墨、“同庆楼”餐饮、“胡玉美”酿造、“寿春堂”大药房、“余良卿”药业等8家,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全国首批43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其特色菜肴有:小笼汤包、虾籽面、酥烧饼、翡翠烧卖、虾皮馄饨、周氏虾丝、芜湖盐水鸭、芜湖烤鸭、生煎鱼丝饼、蝴蝶海参、凤胎鱼翅、肴肉等。它也是国家商务部XX年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认定1000家“中华老字号”我省首批入选的8家企业之一。

  老字号经久不衰,辉煌如昨,“中华老字号”耿福兴酒楼一方面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历史悠久、品质精良、风味独特、货真价实、信誉卓越;另一方面,充分挖掘“老字号”潜在的无形资产,维护商标形象,加大商标宣传力度,提高商标价值。网上评论,耿福兴商标价值300万。芜湖商标事务专家江大明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XX年前通过转让获得的商标,在获得了中华老字号后,其无形资产价格的飙升是不言而喻的。

  曾经是江城餐饮酒店骄傲的耿福兴,如今又成了芜湖特色美食的代表。耿福兴的新崛起,为江城餐饮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而调查中发现,马义兴、四季春等酒楼却忽视了对老字号的保护,没能充分利用老字号历史悠久、品质精良、风味独特、货真价实、信誉卓越等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们失去了一个与耿福兴这个中华老字号品牌抗衡的筹码,差距也随之出现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上。

  第三部分——发现问题

  与耿福兴相比,同样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同庆楼、四季春、马义兴等芜湖市餐饮业知名老品牌,却未能同耿福兴一样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最终湮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究其原因,缺乏老字号的保护意识是最主要的,而老字号的衰落则是导致保护意识淡薄的根源。

  据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先生透漏,现存的160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大多是举步维艰,20%经营不善,出现亏损,面临破产和倒闭,70%的企业勉强维持生存,只有10% 的企业经营比较不错,是盈利的。

  老字号有自己的文化专利:历史悠久、品质精良、风味独特、货真价实、信誉卓越,因而能令有经历的中老年人对它情有独钟,然而,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老字号的所有制形式、企业性质、管理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些老字号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理念的落后使得老字号活力锐减,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丧失,使得企业缺乏生机活力,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北京市餐饮业中华老字号企业调查报告》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语言:伫立在老字号的废墟上,内心升腾的不仅仅是时空交错的失落,更多的是对这些曾经灿烂的历史瑰宝的深省和反思 。

  经分析总结,把老字号衰落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1、产品质量滑坡。原材料已变,而老字号烹饪技术不变。一些“老字号”换了新的经营者,就将原来的质量体系打破,以至于消费者认为老字号不如从前了,这是餐饮老字号产品难以保持的一个制约因素。

  2、产品创新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如果产品缺乏创新意识,坐吃老本,势必会出现新产品开发速度过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的尴尬局面。饮食样式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品开发观念与现代消费观念差距日渐扩大。如果有创新意识的话,“老字号”完全可以制造出更多符合现代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原地踏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