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1篇)

2024-08-11 00:59:16报告范文打印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1篇) 前言:“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选择职业的过程。在中国,随着“婴儿潮”和“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激增,使该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并被赋予了多层次的社会意义。....

  7、观念陈旧落后影响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调查表明在农村,一些青年由于恋乡不愿离开本土,有些家长对子女外出打工不放心、另外在职业的选择上存在偏见,认为从事餐饮、宾馆、家政等服务行业低人一等,有损形象,不愿意从事服务行业工作、失业职工、待业青年受到计划经济就业观念的影响,在就业、创业问题上存在依靠政府、企业的依赖性心理、一部分青年一心想找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对临时性、阶段性、弹性就业不认可一些青年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期望高,挑肥拣瘦从而在就业过程中丧失良机、同时还存在创业意识不强,对自主创业缺乏自信等问题、

  六、调研意见及建议

  经过我们实践组对问卷的深入分析与讨论,并就反应的一些现象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相关政策,我们每位队员积极发言,贡献智慧,分别从政府、各大高校、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四个利益相关者出发,提出几点意见及建议:

  1、对大学生而言需要转变就业观念、因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过剩,但是技术人员相对短缺,所以导致就业不平衡、如果大学生能转变就业观念,从事技术方面而非“坐办公室”会大大提高就业率、其次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多参加社会实践,学习相关的组织管理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会为找工作提高竞争力、在一就是向多技能人才发展,就是不仅仅只局限于某一项技能,要提升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2、对高校而言要加强改革创新、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学水平、高等院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设置专业,避免热门专业在同一学校的重复设置、改革教学体制,在教学安排中引入学生评分机制和教学竞争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服务社会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学校要将就业工作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依据,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另外一个是构建以校园为主体的就业市场、高度重视市场建设,实现地方与高校的协作发展,共建双赢、

  3、政府、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并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并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就业;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项目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后盾,在物质在精神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支持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应出台各种鼓励毕业生高科技创新创业行为的政策;可以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供特殊优惠等行为、

  4、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此外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还要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为在当代青年大学生提供阳光透明的应试制度,享受良性的竞争、

  七.调研总结

  随着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就业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以及创业形势,我们团队进行了此次的网上问卷调查活动,旨在关注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获得的相关数据分析就业形势,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们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紧密配合,正真体现了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我们在积极参与实践的同时,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当下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更加了解并知道创新创业难之处、

  虽然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但都在团队的统一合作中一个个克服了,感谢此次调研使我们收获了如此之多,感谢我们的团队成员提出的宝贵意见、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篇11

  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在采访对象中有刚迈入大学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处在风华的大二学生23名,更有已经到了择业和继续深造的大三学生27名。能够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看法和了解。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30年,在这期间大学生的数量更是突飞猛进。大学生也有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统计和深入分析:

  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自习室、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机电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从调查的数据看出,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第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