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大学生1000字调查报告(精选30篇)

2024-03-12 00:21:53报告范文打印
大学生1000字调查报告(精选30篇) 一、热情洋溢,积极备战当接到学校的紧急通知要搞社会实践时,我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干好”。在团内开会,对实践活动的工作进行讨论,更加细致的划分,讨论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安排具体事实,确定责任。....

  分析总结后,也理清了耿福兴的历史传承:

  188X年,耿家太爷以面点手艺特长,由扬州来芜湖挑担卖面点。

  19xx年,耿家太爷之子耿长宏、耿长富共同创立“耿福兴面馆”。

  19xx年,由耿家第三代家族耿玉和、耿玉春、耿玉丰合伙经营。

  195X年,公私合营,耿福兴由当时芜湖市饮食服务局接管。耿玉和任主任。

  19xx年-196X年,市饮食服务公司成立耿福兴,仍由耿玉和任主任。

  196X年-199X年,由饮食服务总公司副总经理郭春林任经理,注册“耿福兴”菜馆。

  199X年-XX年,由鲁金富任“耿福兴”菜馆经理。

  XX年,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由高述红女士购买“耿福兴”商标。

大学生1000字调查报告 篇6

  学院(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管理)1308

  姓名:张

  学号: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大学生校园贷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网上问卷调查

  2、校园内随即采访调查

  三、调查原因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xx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

  四、调查内容

  1.您的性别?

  2.请问您是大几的学生?

  3.您是否听过或者使用过“校园贷”?(如“分期乐、趣分期、蚂蚁花呗”等之类的学生分期付款APP)

  4.您是否知道他们的贷款利率如他们所宣传的那样低?

  5.您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持什么看法?

  6.您一个月生活费介于多少钱之间?

  7.您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8.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

  9.您觉得您一个月的生活费能否满足您的开销?

  10.面对心仪的'商品却资金短缺时,您会?

  11.您觉得“校园贷”有风险吗?(如“分期乐、趣分期、蚂蚁花呗”等之类的学生分期付款APP)

  12.如果您身边有人通过校园贷款心仪又昂贵的物品,会促使你也这么做吗?

  13.如果申请“校园贷”您希望的金额是?

  五、调查总数

  总共有效样本163份。其中纸质版的100份,网上问卷调查63份。

  六、调查结果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我们调查的总体中男女的分布比例适中,四个年级的同学也都有。用过校园贷的也只占总数的25%。对他的低利率75%的人认为是不可信得。通过大家对消费的合理支出,可以看出大家的消费观还是合理的。通过对大家消费情况和生活费的来源可以看出大家对校园贷的依赖度不大。

  七、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家还是很理性的,会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极端的现象还是个例。最后我们倡导绿色贷款、量力贷款!

大学生1000字调查报告 篇7

  日前,笔者在浏览网站时,突然看到中新社今年3月4日刊载的一篇调查报道。该报告向国人透露了一个令人震惊和不安的调查结果:中国有近半大学生对生活不满意且缺乏安全感;有6成大学生感觉孤独和愤怒;有8成大学生认为社会不公。这一调查结果不仅令国人感到震惊,而且让改革精英们无地自容。调查报告介绍说: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一半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三成与父母不沟通,有四分之一与父母出现矛盾才主动沟通;近一半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安全感;有一半对生活不满意;约两成对现实生活感到空虚不安;六成大学生觉得孤独;有八成认为社会不平等,他们中还有的已发展成愤怒情绪。调查统计还表明:中国 7岁以下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大学生心理障碍占6%到25.4%。从992年到XX年青少年焦虑增加约8%,抑郁增加约7%,敌对心理增加近8%,而自尊等积极心理特征从997年到XX年下降了%。

  人们常说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然而,令人不安地事实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有百分之六十感到“孤独“,更为可怕的是,竟有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不公”。

  这一调查结果令人沮丧。正因为如此,笔者才会对祖国的未来感到深深地忧虑。为什么呢?因为,感觉“孤独”的大学生们是无法以积极心态建设国家的!“愤怒”的大学生们也不会真诚维护国家利益的!“认为社会不公”的大学生们,更不会为一个不平等的社会去做贡献的!同事,自尊心等积极心态普遍下降的大学生们,怎么会有昂扬的斗志、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令人沮丧的社会现实呢?

  改革精英们一直吹嘘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锁取得的成就非常辉煌,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社会主义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可是这个调查报告却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祖国的“未来”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些所谓的“辉煌成就”,祖国的“希望”们也没感到祖国有多么“强大”,他们同样也没觉得自己生活的“更加幸福”和“更加有尊严”。他们面对这个令人沮丧的社会,除了“失望”、“孤独”和“愤怒”外,只能是无可奈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