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长述职述廉报告(精选30篇)
四、应用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
1、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在这一学年,为了给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更优越的教学教学条件,学校进一步加大了信息化的建设。校园网、安防监控系统的升级安装不仅迅速提升了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而且给学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发展前景。
20xx年3月,我校作为朝阳区农村校信息化应用的一个典型被信息中心在全区推广经验,并在《朝阳教育》上对我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作了详细介绍和报道。
2、应用信息化,改革“家校交流”方式
20xx年7月,我校被列为北京市“CMIS综合应用”课题组朝阳区第一批试点校,并且是唯一的一所农村中学,随后进行了“家校互动”、“平安短信”等一系列试点研究活动。7月17日,教委为我校安装了两台“考勤机”为“平安短信”的应用搭建了硬件平台。11月“家校互动”在我校正式应用,12月14日我校应邀在全区的CMIS综合应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家校互动”的应用,改变了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方式,拉近了三者间的距离,提供了新的家校联合教育的方式和平台。
五、重视安全工作,保障了师生安全。
20xx年是奥运年,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学校财产安全,坚持不懈地常抓、狠抓安全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行政干部任组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各功能室负责人参加的安全工作小组。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的经验成果是:
(1)狠抓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充分利用校会、升旗、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了安全意识,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本领。
初中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篇2
我叫袁朝阳,阳城初中校长。我非常珍惜能在各位领导面前陈述我工作的机会。一次述职、一次总结、一次学习,一次提高。每一次述职都对我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我的工作思路
以人为本,遵循规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常规的工作做实,充分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坚持学校文化建设,使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二、我的日常工作四件事
守校、学习、听课、会议
第一件事:守校。我给自己定的要求是:学生上学,校长上班;学生离校,校长下班。因为我校大部分是寄宿,学生从周日下午返校到周五下午离校,因此我的上班时间是周日下午5:00到周五下午5:00。守住学校是一名合格校长最容易做到也最应该做到的本职工作。
第二件事:学习。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对学生如此,对校长也是如此。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每学期粗读一本书,每学年精读一本书,研究一所名校。近年来我先后阅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程红兵的《做一个书生校长》、李守民的《一位中学校长的教育旁白》、朱永新的《走近最理想的教育》、李镇西的《做最优秀的老师》。研究了山东杜郎口中学“预习、展示”课堂教学奇迹,研究了江苏后六中学的“常规+细节+过程=奇迹”的教育神话,研究了焦作许衡中学的“轻负担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开封求实中学“坚定的素质教育之路”。
不断地学习开阔了我的视野,坚定了我的信念,理清了我的思路,不断改变着我的职业理想。我的最大体会是:学习是祛除浮躁的一剂良药。
第三件事:听课。听课是教育局的工作制度,是对基层校长的工作要求,对于我也是一种日常工作和生活习惯。几年来,推门听课已经成为我的职业生活方式,每天至少听一节课,如果哪一天因为有事没有听课,我的心里会感到很不踏实。听课使我最终站到了教学的最前沿,同时也拉近了我与教师的距离。我们听课,已不仅仅是课堂诊断的功能,还增加了与老师交流的辅助功能。
第四件事:会议。一周开好四个会。一是周一早上的全体师生升国旗集会;二是周一上午的11:00---12:00的领导组例会;三是周一下午5:00—6:00的全体教师例会;四是周二上午11:00---12:00的班主任例会。每个会,我都要精心备会,讲什么、怎么讲;安排什么工作,如何合理的安排好工作;学年工作重点,学期工作重点,月、周工作计划,上下呼应,层层落实。几年来,我始终坚持周日晚上备会,雷打不动。开好了四个会,学校的整体工作运行会更加顺畅。
三、我的重点工作四件事
1、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确立学校发展目标。
2、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使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3、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
4、持续提高师生认识,使学校特色更有成效。
第一件重点工作是:
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确立学校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全体教师的希望和追求,发展规划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和保障。校长的工作就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学校长期和近期的奋斗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引领全体师生,让目标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景,成为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并努力付诸行动。
如围绕教学工作:
08—09学年,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课堂教学规范年。
09—10学年,我们提出的目标是:教学效率提高年。
10—11学年,我们提出的目标是:道德课堂建设年。
如围绕教育工作:
08—09学年,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行为习惯养成年。我们深入推进五个好工作——“读好书、写好字、扫好地、唱好歌、做好操”。
09—10学年,文化建设推进年。
10—11学年,特色建设效果年。
目标是引领和激励,规划是措施的保障。学校工作头绪繁多,必须确立目标,制定规划,决不能东一锄头西一棒子。
第二件重点工作是:
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使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我们把“校园文化”更名为“学校文化”,我认为这样的提法更正确,内涵更丰富。学校文化应包涵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更多的倾重于学校显性文化,学校文化还包括隐性文化。
继10年我校被评为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后,我们并没有停止不前,而是持续深入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们认为:文化就是师生的习惯,师生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文化就是工作作风,思维方式;文化就是不需要检查、评比、考核、督促师生自觉自愿,约定俗成的工作行为。
我校的文化建设有两个重点:一是班级文化丰富多彩而充满智慧;二是学校精神,朝气向上,并且有原创性。今天我主要汇报“学校精神”概括。
我们认为:学校文化的根是学校精神。学校精神不是口号。不是写在墙上、印在纸上,更多的是激荡在校园空气中。在师生的口耳相传中,在校园生活的故事人物的精神浇灌中,师生们的生命不断被鼓励、被提醒、被丰富、被提升。
正是基于此,我校在沉淀和升华学校精神上就从概括教师精神开始,从07年开始,我们先后概括出了以陈素玲老师为代表的“素玲精神”、以王墅峰为代表的“墅峰精神”和以文乾修教师为代表的“乾修精神”。
我们把三位老师的照片、精神放大到校园橱窗,利用升国旗仪式、表彰会、家长会、全体教师会等多渠道、多方式宣传他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他们就是我们的精神领袖。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陈素玲的精神30年如一日,一边搅着锅里的稀饭一边看着书,深夜批改作业睡着了,头发都被蜡烛烧掉了的感人事迹被一次次放大,持续的激励着全体师生的生命。文乾修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他是语文教研组长,负责学校师生硬笔书法展示。学校为了推进硬笔书法工作,建设了书法展示墙,就是每天有位教师和每班有一名学生轮流到书法墙上展示。文乾修老师负责每一次工作都是那么准时完成。年前的一个上午,到了教师展示时间,那天天很冷,刚好又有大风,校园根本站不住人,我在操场看到书法墙前有一个人影,好像在写字,当我走近时才看见是乾修,穿着大衣,戴着头盔,在进行书法展示,由于无法戴手套,没写几个字,手都冻僵了,用口哈哈气再写。我说:“你咋不等到下午风停了再写。”他说:“学校要求的是每天上午展示,如果老师都不展示,对学生会产生坏的影响。”当时我感动的泪都禁不住流出来了。
每周一下午全体教师会,我们有一个环节是“师德报告”,就是有一名教师向全体教师报告自己看到的我们教师中的感动阳中的故事和人物。红丽精神产生了,丽敏精神产生了,松标精神产生了,耀伟精神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教师用实际行动感动着自己,感动着全体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