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初中生调查报告(精选27篇)

2024-09-15 08:47:58报告范文打印
初中生调查报告(精选27篇) 我于20xx年1月至4月,对席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席麻湾中学学生的学习心理,深化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5.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

  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的农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3

  我们于20xx年12月-20xx年1月,对定远乡初级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定远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69份回收有效问卷851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农村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占相当份额。

  3.学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这甚至把“特长”看成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52%的像野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以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3.学习目标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的不协调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的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4.家庭教育的影响

  5.学校教育的影响

  6.教师的影响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初中生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学生要具备创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阅读还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然而,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放弃了课外阅读。

  二、调查的目的

  1、落实更有效的课外阅读计划。

  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实施教材、读本、课外这三大层次的阅读,课外阅读怎样落实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课外阅读能够切实开展起来。

  2、寻求更合理的课外阅读书目。

  新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确实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如:新大纲推荐的书目中中学生感兴趣的比较少;新大纲推荐的书目只注重对青少年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未涉及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新大纲未推荐当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中学生究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开展书目研究,最终为学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书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本次调查随机选择了我市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共计475人,以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合理、准确、科学、可信。

  (二)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总负责人朱杰老师的组织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问卷详见附件1),在问卷调查里,我们主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途径、阅读动因、阅读态度、阅读氛围以及对新大纲的阅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级的农村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笔者发现我市农村初中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很不理想。调查结果如下:

  abcdef

  120.8335.4210.426.254.1722.92

  24.174.1727.0864.58

  320.8337.516.6725

  48.3339.5829.1722.9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