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调研报告(通用26篇)
室内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实验室可设置煤气管道,并应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物理实验室: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室宜设遮光通风窗及暗室,内墙面宜采用深色,实验桌上宜设置局部照明。
生物实验室:其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实验室的向阳面宜设置室外阳台和宽度不小于350mm的室内窗台。实验室的显微镜实验桌宜设置局部照明。
实验室附属用房:化学试验室附属用房除药品贮藏室可与准备室合并设置外,其他房间均宜分开设置。危险化学药品贮藏室,除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外,还应采取防潮、通风等措施。
物理实验室附属用房宜分开设置,实验员室宜设置钳工台。
生物实验室附属用房,除实验员室可与仪器室或模型室合并外,其他房间均应分开设置。生物标本室宜为北向布置,并应采取防潮、降温、隔热、防鼠措施。 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南京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实验楼设计。实验楼属于学校公共建筑,5层,3跨,建筑面积4500-6000m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三级,采用框架结构进行设计。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现浇整体式、装配式、装配整体式,也可根据需要施加预应力,主要是对梁或板)、钢框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建筑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调研体会:
通过毕业设计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结构选型、平面布置、结构布置等一些基本理论,让我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了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对任务书的熟悉,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索有关设计资料使我对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绘制建筑的总平面图、底层及标准层平面图、剖面图、楼梯详图、及结构的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结构平面图、框架配筋详图、楼梯详图等,还有完成结构计算书,施工设计应包含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施工方法等设计内容,让我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作为大学里最后半年的学习和综合训练实践性学习的环节,所以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认真努力的完成它。
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细心和信心。在搜集资料、调研、开题、设计建筑方案、建立模型、手算结构等一系列进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得我们的知识网更加的完整。使用文件检索、查找资料、设计方案、使用相关软件、计算能力等相关技能都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锻炼,这样才能更好地、更规范地进行设计。在今后的毕业设计过程中,不断积累,每次总结、归纳以及掌握的内容都可以让我们进步,也就是这样才会让我们得到自身的提高。
毕业生调研报告 篇9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准备调查、就业期望调查两大类,包括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收集招聘信息渠道、对就业地区的选择、薪酬的预期、求职时间等18个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统计及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准备调查。
你是否有明确的就业计划? 13.1%的毕业生对于职业定位只有模糊的想法,甚至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数据显示,近54.9%的学生“说不清”自己“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32%的学生“不了解”或者“很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的结果显示,仅37%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59%的学生对未来表示迷惘和担忧。大学生就业难一直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政府、高校的力量外,更需要每个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建立和发展,变被动就业为终生主动就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没有主动探索个体职业发展的意识,仍以“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为目标,“走一步看一步”,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从20xx级学生开始,我院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大一学生必修课,院系层面经常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活动,希望能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
1、对就业地区的首选选择?对就业地区首选是合肥市,占36.1%,紧随其后的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达29.5%。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党政领导班子为了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每个学期都带队,“走出去,请进来”,开拓实习与就业基地。从本次调查来看,建议今后多走走合肥和东部沿海城市,打开就业市场,满足学生的'就业地区需求。另外,考虑到我院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安徽省,那么选择“户籍所在城市”、“安徽其他地区”、“蚌埠”以及“合肥”的安徽地区合计就达到了58.1%。中国有一句古语:父母在,不远游。这一代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完全可以理解他们选择离家近的工作。而且,这样的选择正合我院的办学定位。只是,家乡的发展能否与大学生对未来的期许相匹配呢?这只能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这一层面才能根本解决得了。政府应当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因为“中小企业才是大学生的就业主渠道”。
2、你最希望到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 17%的学生最希望进国企,7.5%的学生希望进“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46.5%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而从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xx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吸纳的毕业生数量最多,达到51%。”
与此相对应的是, 60.5%的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薪酬的预期是“20xx元-3000元”;14.6%的学生预期是“1000元-20xx元”。依然是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xx届毕业生数据,“91.92%的毕业生初入职场工作的薪酬约在20xx元-3000元”。由此可以看出,我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求职定位的偏差,在人才市场上处处碰壁。因而,在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应该讲明就业大趋势,以本系历年来的翔实数据,引导学生制订合适的就业计划,降低就业期望值,先就业后择业。
3、如何看待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问题?数据显示,69%的学生并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关键要有发展机会。笔者认为,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应当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但从就业角度来看,这一选择无可厚非,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态度比较务实。据调查,“仅三成毕业生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属于初次就业,能力的培养比专业更重要。如果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建议先就业,在就业过程中坚持对本专业的学习,在机会来临时,“再择业”。
4、你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找工作最为合适? 34%的学生希望是完成论文之后开始找工作。根据学院的安排,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六月份,因而选择“论文答辩后”和“毕业前2个月”选项的在时间上其实是叠加的,达到了38%。按照惯例,各大企业校园招聘一般从10月份开始,集中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醒学生注意校园招聘时间,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验论文以及找工作的时间。
毕业生调研报告 篇10
提倡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我国政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的举措之一。但这项利国利民的良策至今在一些地区还未见大的成效,其中既有许多横亘着的藩篱,也有大学生自己跨越不了的障碍,我国出台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第一项就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这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对促进就业的重视。这对基层企业特别是广大农村来说,也是一个大的喜讯。然而,现实情况是,要真正让大学生顺利到达基层,特别是扎根农村安心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其中既有许多横亘着藩篱,也有大学生自己跨越不了的障碍。
一、基层中的工作现状
在基层,特别是偏远的农村,需要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和畜牧等行业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