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法学实习报告5000字(精选7篇)
三、实践内容及过程
整个的实习过程就是不断深化自我,强化所学知识和理念的过程,我选择了在xx市的海事律师事务所实习,一方面跟着行业的先行者,可以学习和接受很多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在同行们的指导下,可以更快的取得进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因为律师事务所是律师的执业机构,律师接受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和非诉讼业务时,涉及的法律面较宽、实践性强,而大学生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并亲身经历一些法律实务、学习一些办案经验,不仅可以弥补知识的不足,还可以增加一些新知识。
实习开始时我跟着张律师一起工作,张律师从事律师行业十多年,尤其擅长处理交通纠纷的责任认定等时间,而我进入事务所之后,接到的首要任务就是整理卷宗。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整理卷宗虽然看起来是体力劳动,但是其实不是。整理卷宗的过程,就是我不断熟悉工作流程和卷宗所记录案件的过程。整理卷宗的过程并不是简单整理就可以,而是需要认真的遵守规定。比如,装订次序的问题,装订次序是要和案件办理的流程相关的,也就是要和相应的司法程序相对应。
我在整理卷宗的过程中整理的民事卷占大部分,以民事卷为例,律师承办案件首先并不是直接处理案件的,而是要有律师事务
所批准以及和当事人签订的委托代理协议,取得授权委托书,之后就是根据案情撰写起诉书、上诉书或者答辩状,结下了自然是组织调查材料以形成的证据,其中就包括谈话笔录、证人证言和赎证物证等。最后再结合形成律师代理词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而且要求一一对应。这就要求在整理案件的过程中要条分缕析,但是整理卷宗的过程就是熟悉律师事务以及加强我对案件理解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很繁琐,但是对我来收是大有裨益和收获的,我在课堂上学习的人证、物证、证词、材料等概念活生生出现在我面前,在整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工作的另一部分是我试着在张律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接触到的案件内容去撰写法律文书,虽然学习的时候接触过,但是我并没有真真正正的去写过,实习期间张律师指导我让我先仿造一些固定格式的文书去熟悉,他给我举的例子是委托书和答辩状,虽然也能写出来,但是质量并不高,我才知道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了解律师工作就能把律师工作做好,比如一份高质量的法律文书不仅仅需要律师法学的知识作支撑,另一方面还是需要案件的专业知识作为储备,我看到了张律师去写了一份银行的法律意见书,简单的一份法律意见书就设计到了银行业务知识、合同法、担保法及法律风险专业实务知识。由于我现在接触的案例太少,相比之下还有很多不足。
在实习过程中协助跟随律师主要是整理材料和接触案件的当事人,虽然跟随律师办案的机会不多,但是我还是尽量把握住,通过旁听律师咨询过程我不断结合自己学习的法律知识进行揣摩和综合,并分析我接触到的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分析问题的思维特点。同时通过旁听庭审了解案件的审理过程以及律师在其中起到的斡旋的作用。通过多看多听多问,我有时候也向张律师请教如何组织证据和记录要点。整个过程收获颇丰。
同时我感触最深的是,律师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像影视作品描述的那么轻松,因为律师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案件,而这些案件中所牵涉到的知识都是你上课所不可能接触到的。比如有一个房地产案例,如果真的对房地产不了解,那么就不会知道房屋预测面积和实测面积的区别。就不会知道套内建筑面积和套内居住面积的区别。所以作为一名律师一定要有很广的知识面,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过实习我也对律师工作有了全方面的认识,律师是法律的综合运用者,不但要熟悉日常的事务,也要在接触案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并学习新知识,经过这些过程才能适应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环境。特别是依法治国的提出,更让法律专业相关人员感受到兴奋和压力。兴奋是因为以法律为准绳可以不断校正在执法过程中的问题,有压力是因为正是因为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那么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学好基础法学,拓展新的体系和架构,不断进步,将法律延伸应用到各个方面中去。
四、实践总结及体会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由于经常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律师一定是伶牙俐齿,口若悬河的,可是当我选择了法律专业进行学习,又进了律师事务所实习工作后,才真正的认识到法律专业工作者的不易,还有上面所述想法的幼稚。
通过我的实践实习和工作,确实,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但是却不是最重要的。我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其实最重要的应该是沟通能力。无论是面对当事人、辩护人、还是法官,啰啰嗦嗦或者侃侃而谈,高谈阔论并不能给案件的处理和调节产生多大的影响,反而,如果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接触到的案例,言简意赅的将自己的观点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并且恪守以法律为准神的原则,在业务范围内引经据典,想他之所想,言他之所言,这就不单单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反而更重要的是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