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2024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精选27篇)

2024-10-14 17:13:53报告范文打印
2024调查社会实践报告(精选27篇) 新生的一代,有相当多的在年纪尚小时便已受到了金钱的强烈冲击,正逐渐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因此,金钱教育对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来说,已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们有必要教孩子怎样对待钱和看待钱。....

  (二)中国大旱的人为因素:

  1、水库倒行逆施

  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严重威胁农业生产。这时,非常需要当地水库开闸放水,以解燃眉之急。但是,当地水库又要借机敲竹杠了。如果中下游地区“不出息”,水库就不会放水,对中下游的农田干旱问题见死不救,还导致沙尘暴,加剧火灾危险。君不见,许多引水渠已经荒废、破损了。而在降雨充沛的汛期,水库为了保住大坝,却不得不放水,加剧中下游的洪涝危险,洪水滚滚一泻千里,来不及渗入地下、滋润两岸,导致水位越来越低,地面越来越干,湿气越来越少。

  2、水库汛期排沙

  20xx年6月至12月三峡水库入库沙量是2.08亿吨,20xx年6月至12月入库沙量是1.66亿吨,20xx年是2.52亿吨。前面说过三峡工程蓄水三年排沙比平均是40%,就是六成的沙沉在库区里,四成的沙排到下游。三峡工程采用“蓄清排浑”方式,汛期6月至9月(来水量占61%,来沙量占84%)将水库水位降低,泥沙通过23个泄洪深孔排至下游,非汛期的10月至次年5月,水库蓄水。看来,“汛期放水排沙,秋后蓄水”,是20xx年长江下游水位偏低的主要原因。修建三峡水库,便利了发电与航运,但是破坏了抗旱与防洪工作。这是三峡水库的最大弊病。黄河上游的水库也是汛期放水排沙、秋后蓄水。

  3、城市雨水成为污水

  过去,农村每家每户,庭院里都有一个土堆,洗衣、洗菜、洗手、刷锅用过的水全部倒入土堆,碱的、酸的、盐的统统中和了,物质成为肥料,水分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浇灌农田的水也基本渗入地下。几十年来,中国城市面积急剧扩大,楼房、道路、广场都是水泥的,雨水不能渗入地下,转而汇入下水道,成为污水,这个水量浪费相当巨大。城市生活污水、工业生产污水,排入河流入海,或者直接排入大海,更是浪费水资源。

  (三)山东省水质调查表明:水质监测只重视了水库表面的水质监测,未考虑多年的污染沉积,正常供水后不断发现水源水质偶尔超标,并且夏秋两季比较明显。造成水资源恶化的影响诸多,主要有:

  1水源污染物的沉积;

  2水质受气候条件影响。

  三、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调查,大概了解了今年了家乡水资源的变化,也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了缺水给我们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意识的薄弱,用水的方法是我们现在急需普及与增强的重要内容,尽可能的降低污染保护水资源。作为一名研究生,一名解放军,我有义务去宣传如何防止水体污染,如何正确保护水资源,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毕竟,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是我们全体公民应尽的义务。

2024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篇5

  “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说到社会公德,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活的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扩大,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日益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公德则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调查目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意识和实践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对宣传、维护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发现大学生公德意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如何更好地传播公德意识的建议,共创和谐社会。

  调查形式:于XX年4月7日,随机抽取湖南地区两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的210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9.7%,女生占50.3%,调查问卷回收率79.5%,有效问卷167张,有效率100%,人工处理数据,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调查内容:从长沙市大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态度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如下几个问题,对大学生对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态度进行了研究。

  1、坐公交车时,你会给老幼病残孕让座吗?

  2、坐公交车时,你自己没有座位,但看到坐着的年轻人对身边的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你会?

  3、你会在自习室里大声接电话吗?

  4、一位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但却不知如何维护,而你恰好懂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你会?

  调查发现对于问题一,有70%以上的同学表示一定会让,25%的同学表示视情况而定,只有3%左右的同学表示不会让。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基本的公德意识,视情况而定的同学,可能是因为公交车上人很多,自己的座位离老人又远,不方便给老人让座。对于问题二,有75%左右的同学,只是心中责怪那人没素质,但没有任何行动,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不在意,15%的同学表示提醒年轻人让座。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具有公德意识,至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但绝大多数保持沉默,缺乏维护公德的勇气;更深层次的探究,还是私德在起作用,害怕别人不听劝告,而使自己尴尬,或者说不知道怎样用委婉的方式提醒他人;在公德与私德之间,大多数人还是在维护私德的基础上再去维护公德,问题四和问题五同样显示出了这样的问题。

  二、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态度

  我们主要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以及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的。

  1、你对国计民生的态度是

  2、你曾主动去无偿献血吗?

  3、你曾经利用手机或网络等媒介传播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吗?

  调查发现,对于国计民生的态度,有57%的同学表示偶尔看一下,只了解周围人谈论的事情;40%的同学表示很关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只有3%的同学表示与自己无关的不关心。表明大部分同学还是会去关心社会问题,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大多都是从别人不经意的谈论中,获得信息的,也有极少数同学表示不关心。当我们调查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时,我们了解到有36%的同学表示想去,但不放心;33%的同学没有献过血;31%的同学无偿献过血。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愿意去无偿献血的,但有30%多的同学却不敢去献血,因为担心卫生条件,害怕自己因为献血而感染疾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我们认为跟负面宣传有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报道,大多是会因此而感染病毒。我们的社会、政府应该积极为大家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作一些正面的宣传与引导,消除人们心中的障碍,建立人们对社会的信赖。随着近年来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活动也中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如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等,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对大学生在网络中的道德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有81.25%的男生从来没有在网络上传播过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93%的女生从来没有做过,11.25%的男生曾经有过这种行为,但现在不再有,仅1%的女生有过这种行为,7.5%的男生一直都有这种行为,6%的女生一直都有这种行为。 结果显示,在网络上接触不良信息并传播不良信息的人群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男生的好奇心比女生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避免自己沉迷网络,养成自律精神。

  三、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态度

  此项内容,我们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对待环保问题的态度,进行研究的。

  1、你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态度是

  2、如果在举行一些环保活动,你会积极参与吗?

  在调查大学生对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态度时,有70.5%的同学表示有意识,尽量少用;6.5%的同学表示坚决不用;25%的男生表示不在意,6%的女生表示不在意。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有一定得环保意识,在能不用的情况下尽量不用,女生的环保意识要强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女生比较细心,比较关注细节,更注重环保。部分原因可能是性格差异造成的。同样在调查大学生参加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中,我们发现女生的积极性也要高于男生。

  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长沙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具有以下特点: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公德意识,并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大多数大学生能自觉遵守公德但缺乏维护公德的勇气;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会在维护私德的前提下再去维护公德。对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有如下原因:1、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2、社会公德所规范的行为包括社会公共生活中最微小的行为细节,而大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细节;3、从众心理普遍存在;4、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的影响,如:网络中的暴力游戏等;5、学校和家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待加强;6、社会陋习依然存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