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通用30篇)
三、与案件有关情况
1.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受处罚情况
无。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此次涉案主观因素
对涉罪行为的严重后果认识不清,以为自己不动手就没事,对不良朋辈的盗窃邀请无法拒绝。深层次原因是渴望温暖,但家庭监护、教育不力,缺乏温暖和情感链接。
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此次涉案客观行为
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自述:
(1)第一次盗窃,林叫其过去xx城市玩,到后林提议偷车,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自述劝过他别偷;林在偷车时,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旁边等他,偷来的车子林自己在开,直到后来警察找上门。
(2)第二次盗窃,老梁叫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出去玩并一起偷车,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没有过去帮忙,在10米外的地方等待老梁,偷车完成后老梁和另一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认识的人一起开着偷来的车和自己一起离开现场。
(3)第三次盗窃,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刚好路过,见到老梁在偷车,于是帮着推了一下车,就离开了。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案情况与其再犯可能性的联系程度评估:第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xx3次涉嫌盗窃均系和不良朋辈一起,且主要是望风,主观恶性和谋财动机不大;第二,未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第三,父母在案发后已经赔偿被害人损失并达成谅解,但远离不良朋辈还难以做到。综合上述因素,再犯可能性为6分(满分10分)。
四、对涉案行为的认识
1.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涉案的消极认识情况
第一,不清楚对他人盗窃自己即使不动手在旁边望风也构成犯罪;第二,不清晰自己结交不良朋辈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认为愿意和自己玩的朋友就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讲义气。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涉案的积极认识情况
愿意讲述涉罪行为经过,有一定的悔罪态度;现在觉得自己当时太傻了,不应该过去和他们一起玩。自述因为不懂法而犯错了,如果知道望风也是违法的就不会做望风的事。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涉案行为的认识与其再犯可能性的联系程度评估:第一,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存在错误认识和侥幸心理;第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能够供述全部犯罪事实,有认罪悔罪态度。综合上述因素,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再犯可能性为5分(满分10分)。
五、帮教条件
1.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自身生活、学习、工作情况
(1)在做焊接学徒时工资收入每月20xx元,吃住无需花钱,工资由表哥管理,每月能从表哥手上陆续拿到零花钱300元至500元;
(2)不做焊接学徒后多次变换工作,从事工厂临时工、酒吧服务员等短期工作,平均工资每月3000元至4000元;
(3)会向姐姐、妈妈要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自述向妈妈和姐姐每月要钱500元至600元。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庭帮教条件情况
父亲有稳定工作收入,母亲偶尔做短工,收入不多,姐姐在上班,有工资收入;父亲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被抓后没有说一句话,母亲、姐姐和外婆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较为关心,愿意从经济上、精神上帮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处环境情况
工作期间周围不良朋辈较多,工作中能接受表哥和雇主的约束。
4.受害者的态度
妈妈代为赔偿了被害人全部损失,被害人表示谅解,愿意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父母对其严加管教。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条件与其再犯可能性的联系程度评估:第一,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母亲、外婆、姐姐、表哥均愿意监护和教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父亲没有太多监护、教育意识;第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工作意愿且能坚持,逐步可以做到自食其力;第三,被害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综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再犯可能性在4分以下(满分10分)。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回归社会需求:喜欢做汽车维修工作,也渴望能学会一技之长,能够自立。
2.父母监护意识和监护能力都需要提升,应当联合公安机关和相关社会组织进行强制亲职教育;亲子交流模式需矫正。
3.不良朋辈管理和行为偏差矫正需同时进行。
七、综合评价意见
第一,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庭背景来看,其家庭结构完整,父母有一定的监护、教育意识,目前母亲是帮教的主要有利因素;第二,从个性特点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心理创伤,性格内向,精神状态良好,性格特征附随性比较显著,渴望与同伴的交往和情感链接,为司法社工的帮教介入也打下基础;第三,从其涉案行为来看,基本处于望风的情况,主观恶性和谋财动机不强,帮教难度较小,再犯可能性显著降低;第四,其对自己的行为认识来看,目前已经认罪悔罪,且有重新做人的愿望和行动;第五,从帮教条件来看,家庭监护、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愿望和行动、被害人的谅解都可以有效降低再犯风险。
综上,调查对象的主要精准矫治点为认知偏差,对自己行为的危害性缺乏认识,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对不良朋辈的邀约难以拒绝的背后,存在与家庭链接不足、缺乏有效家庭监护和温暖的情况。目前再犯风险在6分(满分10分),如果能够强化亲职教育,并修复亲子关系,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开展行为偏差矫正,引导其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坚持180天,同时辅之以不良朋辈管理,再犯可能性会降低到2分以下。
调查员:
xx年xx月xx日
(印章)
2024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 篇30
随着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大庆三所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
调查目标:了解当前学生的就业形势
调查时间:某某年.04.10-某某年.4.24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在学工办和系办公室收集资料在网上搜索资料
关键词:就业形势学生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学生。我们采用自制的“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食品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农学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调查数据分析: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一.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然而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