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通用34篇)
(一)从阅读的兴趣和目的来看
喜欢看卡通、漫画、言情、武侠小说的人数占60.7%,超过了其它类型的人数,其次为文学名著,占50.69%,而阅读科技类书籍及报刊杂志的学生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或者为取得较好成绩,看一些教材辅导读物。从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来看,有73.7%同学认为可以增长见识,有55.08%同学认为是提高语文水平,有36.05%的同学认为是学会做人和处世,也有33.38%的同学认为是休闲娱乐。可见,学生阅读目的较为明确,对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在“对自己的建议”一栏纷纷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课外书”。
(二)从阅读时间看
调查结果显示,42.18%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25.02%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27.68%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6.32%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对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提出要求老师少布置作业,多留些时间让他们看课外书,这一原因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有城市学生都是普遍存在的,虽是已实施了新教材,但新课程理念并未真正得以贯彻,学校为求升学率,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最终我们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
(三)从阅读途径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77.31%和77.81%,而通过租和网络获取阅读资源的仅仅占6.5%和6.31%。可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然而,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许多家庭很少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而城里学校都有阅览室、资料室、图书室,均有丰富的藏书,而农村初中虽也有这些设施但藏书很少,这造成学生的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许多学生在“对家长的建议”一栏中希望家长能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能给自己多买课外书,对“学校的建议”则希望能购买一些名著或适合初中生阅读以及与时俱进的.书籍。
(四)从阅读内容来看
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在师生交谈中,我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除童话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如罗曼.罗兰、海明威、莫泊桑,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四、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关键是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我们可以利用校会、班会、校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全校师生会议上及家长会上,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在黑板右侧或教室内写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或激励性语言;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张贴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的画像;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团课,通过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热爱书籍。
2、建立班级读书角,丰富阅读资源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较为滞后,许多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较少,学生家庭中的藏书量也极为有限,阅读资源匮乏,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设立读书角,图书的来源看可以让老师学生捐献,这样,创设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了阅读资源。
3、组织系列活动,形成阅读浪潮
学校可以确定读书主题,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或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或感受,或举办展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或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形成课外阅读的浪潮。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生拥有了想读书、爱读书的冲动,一旦拥有了这一课外阅读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真正体味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只有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在调查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欣赏性,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读物推荐工作。我们主要以单元为板块,在科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推荐同一主题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要想避免学生盲目、随意性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能,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所谓“不懂笔墨不读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分门别类的记下来。
(2)建立学生阅读成长卡
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课内与课外阅读链接成长卡”,成长卡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档案”“课外书资料”“读书体会”三部分内容,在“读书体会”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本书中我认为最精彩的内容
2、最让我感动、最感兴趣的部分及原因
3、最让我喜欢的任务及原因
4、我的看法或感想等。
(3)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读与写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续写、仿写、改写、扩写、评论等都可以采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注重课外阅读评价
课外阅读评价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必须把评价贯穿于学生整个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实效。评价的内容极其方式都可以多种多样,并注重教师、学生自己及相互间评价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分削断目标达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2024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篇28
一开始,我并不是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队的一员,但后来的相遇及后来发生的一切,我更愿意说这是一种缘分。
20xx年的暑假一如既往地从7月开始,南方的夏天也一如既往地热辣。当大多数学生背着小包,拖着拉杆箱兴致勃勃地往家的方向赶的时候,我和一群小伙伴去到了广东工业设计城,开始了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项目的工作,于是,我正式开始了早8点半晚5点半的生活。这种生活模式一直持续到8月的某一天。那天肖XX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告诉我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队的基本情况,并希望我可以加入这个团队。就这样,我和另外两个女生正式加入了大学生暑期社会调研实践队。
当时,在肖XX老师的指导下,社会调研实践队对顺德区十个镇进行的居民休闲幸福感问卷调查的第一期工作(7.8-7.15)早已完成,第二期的问卷分析工作在9月1日开始。为了使数据更加丰富,我和另外一个女生决定延续问卷调查的工作。于是,我的早8点半晚5点半的生活模式演变为早8点半晚9点的生活模式。每天5点半下班后,我就拿着一叠问卷跑去各大商场进行问卷调查。
有过做问卷调查经历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你向一个陌生人提出填写问卷的要求时,别人会用一副有色眼镜的目光看着你,防备着你,接着他们会用各种借口拒绝你。所以做问卷调查时,我们一定要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就算被别人拒绝了一百次,我们也要有还笑得出的心情,然后接着去再接再厉。还有就是,我们在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论措词,向别人说清楚我们情况,尊重别人,但也不卑屈自己,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最后,我们要学会总结,如果我们被别人拒绝了,不要急着去找下一个人,想想为什么,如果下一次遇到相同的情况,我们有没有挽回的机会。
此次社会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顺德城镇居民的休闲幸福感情况,为顺德政府提高顺德区休闲幸福感提供数据依据,并提供相关解决方案建议。数据采集后,我们就进行相关问卷数据的结果分析,并撰写调研报告。在开学的第一周,我与社会调研实践队的其他成员正式见面,这是一次很愉快的会面,大家很快就熟悉起来。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并进行了问卷数据录入、数据图制作、调研报告撰写等工作的分工安排。因为时间紧迫,再加上一些技术性的问题,我们的工作量变得很重,甚至要熬夜加点地工作。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白天又接着早起上课。我甚至觉得自己要熬不下去了,但在开学的第二周,我们还是完成了报告,不说做得好与不好,尽力了,就当是一次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