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2024年走访调研报告(精选25篇)

2024-10-12 18:01:10报告范文打印
2024年走访调研报告(精选25篇) 4月14日至18日,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第一阶段的征求意见环节。本次征求意见,通过个人自主征求意见、集中走访征求意见、分类座谈征求意见,专项调查征求意见四种方式进行;调查的人员涉及到党员、老师、学生、家长四类人员;调查....

  四、一点感想

  通过万名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 增加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为了能做好本次活动的各项工作,我认真的学习了党的各项有关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向在农村一线工作的领导干部学习工作方法、方式,让自己积累了更多的基层工作经验,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通过和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了解到了老百姓切实关心的问题和他们存在的困难,为今后党和政府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真实的依据。只有深入到农民家中,实实在在与农民一起开展各项工作,农民就会理解你、支持你。 我体会到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这次“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而是饱含感情和责任。只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期盼,为改进工作、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积累经验。干部联系群众要树立为民形象。多做加快发展的事,多做有利于群众的事,只有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才是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同时,树立为民形象,还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要亲民、爱民,弄清楚群众到底想什么、盼什么、争什么,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实。

  为更好的深入到群众中去,把这次活动做实、做透,下一步我要做到,一方面摸清摸透联系户情况,分类联系,另一方面切实掌握联系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梳理归纳。要通过走访联系,切实把问题反映出来,对于一些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尽力联系相关部门能解决的马上解决,牵涉到一些违反政策的问题我们也耐心向他们解释清楚,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我们党和政府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是有感情的。

  这次走访不仅使老百姓领会到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使我们感受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民间最真实的反映,我们相信这一次的活动仅仅是个开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联系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2024年走访调研报告 篇6

  按照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安排和部署,人社系统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以“关注基层,惠及民生”为理念,坚持领导带头,全员行动的原则,深入罗场镇村、解放村、村,访贫问苦、求贤问计,帮基层解难,为群众谋利,不仅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三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还使人社广大党员干部在走实群众路线中倾听了解群众诉求、体会基层实情,达到了锤炼工作作风,激发工作热情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走访期间,人社系统共出动干部200人次,通过组织开展座谈会、入户走访的方式,对所联系帮扶村进行了深入细致、务实有效的走访调查活动。共入户走访群众325户,访谈145户,向3000多名群众宣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外出务工者人员权益维护知识等,散发宣传单3200多份,发放干部连心卡700多张。从调研情况来看,三个村的基本情况较为一致,地形条件相似,面积规模相当,发展水平相近,在交通区位、民生改善和村级组织能力建设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三个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地和外出务工,经济基础较差,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随着党委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村两委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收入有很大提,交通运输、看病就医、通讯联络、子女上学、居住条件都有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二、存在问题

  从走访调研情况来看,三个村还存在的制约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一些不利因素,有的是一直以来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各个村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但还是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组、至学堂组之间、村组和之间至今未通公路。解放村环线公路牛角邱地段部分路基坍塌,且路面较窄,仅3米宽,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生产生活物质的购买和农产品的外销都急需进一步拓宽路面。农户居住条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也存在部分村民仍居住在七、八十年代盖的“干打垒”房子里。此外,至9个村民小组的部分河堤被洪水冲毁,600余亩良田灌溉受到严重影响。

  2.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此次走访,我局共投入18000元建设资金帮助硬化解放村村委会,为村公所安装防护窗,改善村委办公环境。但修建村道、补修河堤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在这些项目的'资金投入又十分有限,而村级组织收入少,无力承担此费用,其结果是基础设施实际投资为零,直接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小,农民增收困难。

  3.项目单一增收难。三个村传统产业为粮食种植,近年来又依靠地区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但并未形成规模,村民仍处于等、靠、要的状态。大多数农户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儿童。每遇自然灾害和经济形势波动,传统产业减产欠收,农户基本生活就受到影响,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下降。此外,劳动力素质不容乐观,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固守传统,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能力不,缺乏创新意识,农业产值低下。

  4.社会事业建设滞后。近些年来,三个村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村民的治安情况比较稳定,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较好,村民应享有的低保、新农保、养老保险都很好的落实。但也看到,限制城乡发展的因素依旧存在,在某些领域还有扩大之势。在教育方面,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女及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在医疗就医方面,尽管实施了“新农合”,但乡村卫生室就医条件较差,加之医疗费用报销政策的局限,农民就医的根本问题仍未全面解决。在社会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村民生活,但也存在着待遇偏低的问题,每月待遇60元的待遇甚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参保积极性。

  5.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从调研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民工由于自身技能水平低,就业能力较差,创业意识更是薄弱,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情况不容乐观。三个村缺乏必要的领头致富人,致富典型示范作用有待发挥,这种情况在现有村两委领导班子较为突出。

  三、发展建议

  针对走访座谈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我们能解答的按照政策规定进行了详细解答,能帮助想尽千方百计予以解决。局领导班子在听取民情走访情况后,根据村情民意和投入能力,从自身职能着手,确定了重点帮助解决部分农户生产发展问题的工作方案,挤出部分资金帮助解决农户春耕生产、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但要真正走上致富发展道路,更需要广大农民朋友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智慧和双手来尽快走上致富发展道路。我们对解决好此次调研所反映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1.坚持标本兼治、创新解决社会管理问题。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一支为农民谋利益、深得群众信任的干部队伍,尤其要注重选准和培养支部书记这个当家人和领路人。要引入考核竞争激励机制,落实村干部工资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从“选、育、管、用”等诸多环节对村干部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完善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组织实施村干部年度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待遇挂起钩来。

  2.争取资金支持,优先解决交通问题。在村村通项目计划安排和资金筹集上,要争取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尽快拓展和硬化已有交通路线。由政府出面,协调移动、联通等单位,采取更新设备、增设基站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移动通讯网络覆盖不全、存在盲区的问题。统筹安排资金,增加投入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最大限度地缓解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

  3.树立改革意识,稳妥解决发展问题。抓住国家度重视和全面加强“三农”建设的重大机遇,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特色产业项目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发展蚕桑农业,通过加强和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项目资金循环使用机制,捆绑使用各项资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和区域性的主导产业优势。

  4.发挥部门职能,妥善解决惠民实事。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从自身职能出发,坚持围绕民生、服务群众,想方设法解决好群众所反映的各种问题。配合国土、交通、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协调解决该村人畜饮水的问题和通讯问题。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实用技术培训、典型示范带动和市场拓展开发力度,着力提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强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策宣传,登门动员群众参保、解答群众政策疑问,帮助群众算好“养老帐”、“待遇帐”,努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术、送农资”活动,为农民朋友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加强对所联系户的长期指导,跟踪服务,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提生活质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