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2024年小学调研报告(精选30篇)

2024-06-24 20:17:59报告范文打印
2024年小学调研报告(精选30篇) 一、建章立制,构建教育管理网络根据《关于加强连云港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的通知》和《连云港市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方案》,我校成立了书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室为核心,逐步形成了教务处督导评价、年级组具体落实、书法工作室专业引领....

  从以上八个方面来看,我县中小学生在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表现较好。

  (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作用

  我县中小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良好表现,是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的。49.8%的教师认为通过传统美德教育的开展,学生品格修养进步很大;48.7%的教师认为有些进步,但效果不明显;仅有1.5%的教师认为没有影响。49.7%的家长认为学校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对学生人格的影响较大,42.2%认为有些影响,6.5%认为作用不大,1.7%认为没影响。62.3%的家长认为活动对学生正常学习促进效果明显。53%的小学生和77.7%的初中生认为活动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三)家长、教师及学生对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态度

  调查发现45.7%的家长、55.8%的教师对青少年诵读国学经典表示非常支持(详见表2),62.1%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传统美德教育,86.9%的家长认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应该不断加强完善,61.1%的小学生、63.8%的初中生对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表示非常感兴趣。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集体活动(详见表3),对于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更是乐于参加。家长、教师支持,学生有兴趣参加,因此,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还要继续深入持续开展下去。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我县中小学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

  1.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在以下方面还达不到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要求:缺乏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不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心胸不够开阔等。

  2.我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的方式单纯、缺乏实用性,重形式不重结果,不能持之以恒,内容欠充实具体等。

  3.活动开展不平衡,总的来看小学好于中学。部分学校还处于启动和初步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思路和特色,与活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五)征求到的主要建议

  教师的建议是:1.增加行为习惯、社会公德、文明礼貌、诚信做人、遇到挫折不气馁、动手能力、爱心、责任心、集体主义、团结协作、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内容;2.强化教育工作者的传统美德教育,率先垂范;3.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渗透到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开展;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家长的建议是:1.完善科目内容;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知道礼貌的重要性,使他们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公民;3.让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使其在成人的基础上再成才。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活动,传统美德开始悄然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广大中小学生较好地形成了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爱护校园环境等。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读书兴趣,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另外,通过“小手拉大手”,使传统美德教育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

  为把这项活动深入持续扎实地开展下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既要以“五德”教育为总抓手全面开展,也要突出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要以爱国主义、基础道德、法律法规常识、人生理想、集体主义、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为重点内容。

  二是注重实效。把“五德”中的每一个方面都细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家校同步开展道德践行活动,促进全社会道德素养的提高。摆正学校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将传统美德教育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三是因地制宜。各学校要立足实际开展教育活动,以点带面,形成特色,整体推进,可结合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古诗文诵读、感恩教育、书法等某方面深化拓展,形成独特思路,打造育人品牌。

2024年小学调研报告 篇22

  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师,我越来越感受到学生的计算的准确率越来越低,每次测试,学生打满分的越来越少。这种现状让我一度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可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的目标之一。可是学生到了中年级,本应该各项能力有所提高,可是计算能力却降低了,究竟时什么原因造成的?能否找都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有效教学策略?我在本班进行了此方面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对象和方式:

  本次调研选用了本班70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设计题目:

  (一)问卷调查:

  1、你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计算错误扣了多少分?

  目的;调研学生目前计算错误率。

  2、你喜欢做计算题吗?

  目的;了解学生情感方面的感受。

  3、你做完计算的题目后认真检查或验算了吗?

  目的;调研学生是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在计算时,你认为导致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5目的;调研学生错误的原因。

  (二)访谈(随机抽取10人)

  1、进行数学计算时,你有什么办法保证自己不出错?

  目的;调研学生的学习经验。

  2、你认为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要做到哪些方面?

  目的;调研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三、调研结果统计:

  (一)问卷调查

  1、 2 3、做完题目检查或验算的65人,占93℅,没检查的5人,占7℅;

  4、计算过程出错占37.6℅,口诀用错12.5℅,看错符号8.5℅,写错数9.8℅,不写结果7.6℅,不会做14℅,不明原因的11℅。

  (二)访谈

  1、多数同学认为通过验算,重算一遍就很少出错。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计算时必须认真,不能分心。也有2名同学认为检查了也出错。

  2、学生认为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必须多计算做到熟练,认真书写,不能看错数和符号,计算加减法时要点进位点和退位点,计算乘法时要准确运用口诀,把计算满十需要进位的数写在前一位上等等。

  四、调研结果分析:

  1、调研结果显示。由于数学计算的枯燥造成一部分学生对计算的漠视情感,不喜欢当然就不愿意认真去做,这种消极态度造成学生的计算准确率降低。因此,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方面要格外重视,可以采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新颖的题型,创设一种计算的情境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喜欢上计算,让学生从心里接受计算,重视计算。这样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是会有帮助的。

  2、调查结果显示,93℅的学生在做完计算时,能够进行检查和验算,但是也看出很多学生的检查是流于形式的,检查之后也查不出错,由此看出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检查的方法,或是态度不端正,检查不认真,导致学生计算的准确率降低。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在教学时应该注重检查方法的训练。如;从准确抄写数字,看准运算符号,准确运用口诀等方面加强训练。

  3、在调查计算错误的原因时,计算过程出错占37.6℅,在这里我通过看学生的试卷,找到了错误的原因有;

  (1)、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不过关,如7+8=16;13—5=7等,由此看出学生的计算技能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在加法计算时,马虎不认真,造成忘记加后位进上的数,退位减法不退位等如:4 8 6+8 6 9=1 3 4 5。

  因此,在今后教学中,我认为还要加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训练,常言说“熟能生巧。”另外,在今后计算两位数乘多位数和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都会用到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知识的,所以在三年级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调研结果表明,很多学生的检查是流于形式,不会检查,或是不认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努力让学生做到;一读,二看,三想,四算,五验算。读是认真读题目要求和算式,看是看清数字和符号,想是思考怎样计算以及运算顺序,算是按照想的思路认真计算,验算是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验算和检查。

  总之,只要在教学上不断探索,经过一定的训练,采用科学的的策略,相信通过努力,学生的计算的准确率下降情况会有算改变。

2024年小学调研报告 篇23

  为全面了解我县小学教学状况,加强小学教学教研常规工作,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全县小学的教学质量和进一步推动我县小学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根据教育局领导的周密部署,教研室于20xx年9月16日――20xx年9月27日由符永伟主任、曾德平副主任分成中学、小学组,组成的调研组,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前提下,对全县乡镇中心小学及抽查个别学校,进行了教学调研工作。现将本次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