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项目调研报告(精选30篇)
(四)领导力量再加强。一是强化调度检查。继续坚持一月一调度制度,做到既要主要领导参加调度,又要调度主要领导;既要调度项目单位,又要调度包保责任人;既要听取书面汇报,又要查看项目现场。通过调度检查,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典型。二是强化包保责任制。在明确重点项目标准的同时,进一步明确重点项目的开工日期、投资数额、形象进度和竣工时间。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不成任务不收兵、不换将,真正把包保责任制落到实处。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制度。继续坚持和完善“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
半年总结、年终总评”制度,严格考核,奖罚分明,说到做到,特别是要将考核结果与项目包保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包保责任人的政绩考核、选拔任用挂起钩来,用政绩说话,评政绩用人。四是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职能。由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组织专门力量,对每一个项目进行一次排查,有哪些手续尚未完善,协调各职能部门和成员单位,尽快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和“四个一切”的承诺,完善好各个重点项目的必备手续,确保每个项目健康快速地发展。
2024年项目调研报告 篇9
解决“三农”问题是目前农村的最大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了,农村幸福的小康生活也就来到了,如何提高农民增收,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是关键。作为柳州市中医院下派到融水县良寨乡安全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通过这两个多月大量的调查走访,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我认为:安全村的农民要脱贫致富,唯一的道路是:走大规模种植茶油(茶籽)树的路子。
一、安全村有种植茶油(茶籽)树的基础和经验。
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有茶油树,只是种植的规模小,品种老,由于是老品种,挂果的品质差,果子小,产量低,出油率低。所以现在只能自用,能够出售产生经济效益的很少。
二、种植茶油树的经济效益与种杉木的经济效益的比较。
目前这里的农户主要是种植杉木,杉木成材后,经济效益是可观的,但从种植到成材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一般需要15至20年。人生能有几个20年?所以要想通过种植杉木来达到快速脱贫致富是不现实的。而种植茶油树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杂交的优质种苗果子大,产量高,出油率高,茶油的价格现在已经达到60.00元/公斤左右,从种植到挂果只需3至5年,以后每年都有收益。
三、 种植茶油树形成规模以后,可以开发与茶油树相关的产业链。
可以建立油脂加工企业,不但可以增加税收,还可以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进厂工作,实现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进一步还可以发展观光旅游业。
四、种植茶油树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安全村环境优美,种植茶油树不会改变这里青山绿水,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认为安全村要脱贫致富、要发展经济,就目前的条件,唯有大力推广种植茶油树。为了达到规模种植,快速脱贫致富,我提出以下建议,提供参考:
一、由乡党委、政府牵头,确定安全村作为良寨乡茶油树的种植示范基地。
二、建立组织机构和实施办法。
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到人,把具体做法给农户宣传到位。农民的风险意识是比较高的,他只有看到有真正的收益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行动,所以我们应该采取自愿的原则,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不要给农民增加负担,不要他们掏钱,只要他们愿意投工投劳、愿意种植就好。可以采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做法。
三、刚开始可以带一部分种植户到现在已经形成规模、产生效益的一些地方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以调动种植的积极性。
四、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新种植和品种改造相结合的办法。
愿意种植的种植愿意改造的鼓励改造,力争通过3至5年的实施,让旧的品种消灭,让新品种遍地开花。从此让安全人民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
2024年项目调研报告 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1、一户多房。
在我们采集实有房屋信息的过程中,发现一户多房的情况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
第一、农户拥有新旧多处房屋,有的农户拥有两处以上的房屋,甚至有房屋跨村的情况。一户多房带来的问题主要是:首先增加了信息采集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采集信息的准确率,尤其是在房屋跨村户信息采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
其次一户多房存在一种分家不分户各自建房的情况,即户主与其亲属各居一房,而两家并未分户。此种情况造成了对于房屋实际所有者认定的困难。
2、人房分离
我乡的人房分离的情况主要是举家外出打工造成的,这种户约有100户。人房分离对于我乡信息采集工作的主要影响是降低了所采集信息的准确率,同时为了核实房屋信息工作量也有一定的增加,减缓了工作进度。
3、过度存在非法建筑
通过在实有住房登记过程中的核查,我们发现,我乡的民房约有30%没有办理必要的国土手续。发生此种问题的原因是:
第一、国土部门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力度不够;
第二、农村群众的依法依规建房的意识淡薄。
因为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管理情况比较混乱,近年来,国土部门加强了对集体土地的管理,但是由于集体土地同时也守村集体管理,故管理混乱的情况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这些非法建筑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国土管理的困难,而且也因为没有法律保障容易引起民事纠纷,是间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4、房屋权属不清
在此次信息采集中发现了一些房屋建在非居住者宅基地上的情况,这些房屋约占全部实有房屋的15%。因为目前我乡没有实行房屋产权制度,所以这些房屋的产权并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发生房主与宅基地所有人的产权纠纷,房主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这种房屋产权不清的问题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村民私下赠与、调换、买卖农村宅基地,这些行为绝大多数只有口头协议,一旦发生纠纷双方的权益都得不到保障,政府处理起来也比较困难。
二、对策和思考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如下的措施应对:
1、对是在无法居住的房屋不予登记。主要是针对有多处住房的农户,如果其拥有的住房中存在无法居住的危房,则不登记该处房屋。对于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农户一律只登记新房。
2、对为分户的家庭房屋一律登记在户主名下。对于子女结婚后未与父母分户的情况,如果子女和父母分别有房,则所有房屋都登记在户主名下。
3、只登记正常居住的非法建筑,对于为正常居住的非法建筑不予登记。正常居住的非法建筑督促其屋主尽快完善相关手续,没有正常居住的非法建筑不予登记,在这些非法建筑中目前在建、尚未完工的,要求国土部门下达停工通知。
4、权属不清但有人居住的房屋登记在实际居住户名下。对于此种权属不清的问题,我们向住户建议尽快与宅基地所有者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避免发生权属纠纷。
5、对于长期无人居住,也不清楚未来是否有人居住的房屋不予登记。这种房屋时指屋主超过三年经管且也不清楚其是否有经管意向的房屋,此种房屋大都情况较差,很多已经是危房,并不具备容纳人口居住的条件。
三、几点建议
1、从已掌握的情况来看,我乡的建房土地使用管理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多、管理力量薄弱、力度不够,群众的国土管理意识薄弱这几个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看似独立,实际上环环相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以村集体为主,缺乏正规性,资料管理也没有系统性。因为管理力度不够,所以群众也没有建立起依法依规用地的意识,虽然近年来农村用地管理力度逐年加强,但更像是在土地资源日以珍贵的发展背景下临时抱佛脚的应急行为,没有同意规划,工作方式零敲碎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基层国土管理部门权力小、资金少、人手不足,没有形成合力,缺少与其他部门的合作。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应急操作的做法,针对问题主动出击,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的农村国土管理政策体系,方能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2、农村房屋也要实行不动产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