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精选24篇)
还记得活动的第一天,我们个个信心满满的带着沉甸甸的问卷,前往胜利村,揭开活动的帷幕。我们用谦逊的语气请求路人做问卷调查,我们用饱满的热情询问意见,我们用真诚的眼光寻找潜在的“客户”,但是,一个冷漠的.眼神,甚至不会正眼看我们,只是不耐烦的向我们挥手,毫不犹豫的拒绝……这些依然打击到了我们。在被路人拒绝了很多次后,有的队员便开始打退堂鼓,觉得伤了自尊;有的队员开始埋怨他们的冷漠,心想在学校里做问卷调查这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到乡下却这么难;有的队员望而却步了,害怕再一次被拒绝。但是,当大家鼓起勇气,勇敢的迈出去,请做问卷时,还是会有居民很乐意,虽然会被拒绝、会无所收获,不去做是一定没有收获。
平日里,在学校我们会得到老师、同学的支持与理解,因此,做事情较为顺利。但是,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想要做事情,难免会被别人拒绝。有的人被拒绝后,害怕再次拒绝便不再前进;有的人在被拒绝后,碍于颜面便不再继续。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虚心接受拒绝,从心里接受,我们便成功了一半,至少,我们不会害怕再被拒绝,我们选择继续前进。
我们知道,电影巨星史泰龙十几年前十分落魄,身上只剩一百美金,连房子都租不起,睡在金龟车里。当时,他立志当演员,并自信满满地到纽约电影公司应聘,但都因外貌平平及咬字不清而遭拒绝,当纽约所有500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他之后,他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再度尝试,在被拒绝了1500次之后,他写了一个剧本四处推荐,继续被奚落,一共被拒绝了1855次,终于遇到一个肯拍那个剧本的电影公司老板时,又遭到对方不准他在电影中演出的要求。但最后,他终成闻名世界的超级巨星。
试问你能面对1855次拒绝仍不放弃吗?史泰龙能,他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所以他能成功。
还有一个人,他在21岁做生意失败;22岁角逐州议员落选;24岁做生意再度失败;26岁爱侣去世;27岁一度精神崩溃;34岁角逐联邦众议员落选;36岁角逐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45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47岁提名副总统落选;49岁角逐联邦参议员落选;52岁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这个人是谁?他是林肯,因为他坚信只要接受拒绝,再接再厉,因此能屡败屡战,最终成就不凡。
这些例子无一不说明一个道理,生活在这大千世界里,被人拒绝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须坦然接受拒绝,克服畏惧心理,再接再厉。试想,如果我们就因为别人拒绝做问卷调查便心情沮丧,不再继续了,我们怎么能完成本次活动,取得一定的效果?史泰龙能在被拒绝了1855次后,坚持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进;林肯能在多次拒绝和失败后,努力奋进,最终成为美国总统;我们在基层做问卷调查被拒绝了,难道不能够坦然接受拒绝,不断奋进吗?
有句话说的好“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相信只有经历多次拒绝与失败后,才能收获可贵的成功,承受别人所不能承受的,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读过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都知道,人类最大的弱点就在于遇到不顺便放弃,然而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伟人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多高的智商,而在于是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其实很多伟大的成就都是从点滴做起的,虚心接受拒绝,不断的坚持,一且就皆有可能。
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篇9
20xx年7月日我们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组织了暑期大学生慰问演出活动,实践的地点是新乡市军休二所,到那里向军干所的老干部们学习、传承革命精神。炎炎夏日,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才激起了我们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想通过亲身体验让自己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培养韧性。我们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这次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欢笑,有感动,更有沉甸甸的收获。
社会实践活动为我们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感受不同团体的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我们被部队离休的老爷爷、奶奶们的热情所感动,同时我们深深的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我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让实践检验自身所学,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大家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将对我们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纽带作用,是人生一段重要的经历、一个重要的步骤,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所培养出的服务、奉献、互助、负责的精神,相信会成为我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在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掌握成熟技术的能力,善于服务社会,富有团队精神等。要有严密的思辩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只有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并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与此同时,多多与社会接触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接受时代的挑战,受到社会的欢迎,就要抓紧时间好好地充实自我,不仅要学好专业课,还要广泛的汲取各领域的知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然而学习是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要奋斗不息、磨砺前行,不要让我们年轻的时光留下太多遗憾!
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篇10
xx年暑假,我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抱着贴近社会、锻炼自己的愿望,也希望为家乡奉献一份力,我积极争取成为了校青协赴宜昌社会实践小分队的一员,并进行了为期8天的走访和调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运用所学,为百姓贡献一份力量。或许是蚍蜉撼大树,但相信只要坚定意志,真心投入,总会收到可观的效果。
经过这次三下乡,我个人认为,社会实践给我们这些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这次实践,让我长了不少见识,增强了敢说敢做的能力,在个人品质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也磨练了我的毅力,增强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需要的是真正的实干型人才,那么我们就应该努力让自己符合社会的需求。
八天,我们走访和调查了120多户农家,交流中了解其生活现状,倾听其心声。发放问卷,拜访当地政府,收集许多有效资料。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挫折,或热情的招待,或冷淡的排斥。但我们始终没有气馁,即使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也阻挡不住我们前行的脚步。翻山越岭走过千江坪、树坪、高峰垭等十几个村,将真心投入这一事业中,使对沙镇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那些调研的日子早已远去,可回眸,依然历历在目,感触颇深。实践中让我体会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在行事处事方面:
第一、要善于沟通。沟通的学问很深,可谓一门需要长期锻炼的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无论和队友还是和团队之外的人,它需要技巧和礼貌,需要聆听和回应。和谐融洽的气氛往往可以令事半功倍。让人感受到我们的真诚才能很好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要保持自信的心态,克服胆怯心理。作为唯一本地队员,我担负着和农家接洽的任务,要简单明了的让他们明白我们所为何事。我一直害怕 在公共场合出趟,这个任务于我是一种挑战。然经历此行后,自信明显提升,遇事不再是唯唯诺诺。自信、积极向上的姿态不仅可以激励自己,也可以感染他人。一个人的自信做成一件件小事,一个团队的自信则做成一件件大事。
第三、要善于总结。古人一日三省,不思不足以知得失。每一次的总结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有效性的借鉴和指导,避免资源浪费,行动冗杂,也提高了行事效率。
第四、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俗称:“众人划桨推大船。”个人力量有限,个人能力也有差异,能力再强的人也会有他不可达到的领域。合作时,把众人的价值和能量充分合理挖掘出来,那么,团队的力量就能扩大无限倍。优秀的团队不需要很多优秀的人,但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优秀之处。
第五、做事情要有计划、有条理,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计划不仅是实际行动方案,还要有预见性。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有预见性的计划清晰明了,在突发和变故来临时不会措手不及。
第六、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是实践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于个人,影响自己行动能力,于团队,不会让团队行动脱节。此次我深有体会,当走过乡间小路,翻山越岭远眺峰群时,当攀上峰顶,踩着云彩俯瞰大地时,感慨我们之前有过的体能训练等素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