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精选25篇)
(2)章古台:章古台位子辽宁省西北边缘,彰武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东南前哨,东与彰武境内四合城乡接连,西邻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南接冯家镇和大冷蒙古族乡,东南接大德乡,阿尔乡镇。
主要行程:
(1)科左后旗林业局:我们首先来到了科左后旗林业局,林业局局长亲自接待了我们,向我们热情的介绍了当地的情况:历史上这里曾是水草丰茂的森林草原地带,但由于人们长期的不合理利用,使这一景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形成了大面积沙质荒漠化土地。致使科左后旗的森里覆盖率由当年的14.6%,跌到了历史最低点5.2%。每当季风频吹之际,流沙随风滚动,埋没村庄、农田、交通阻塞,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但随着改革开放,当地实施了“生态立旗”战略,大力开展种灌种草和封禁保护工作,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一路攀升到了17.2%,创下了历史新高。听到这一消息,我们感到很是欣喜。
(2)辽宁省风沙地研究所基地章古台站:基地张站长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张站长主要向我介绍了以下内容:风沙地研究基地始建于1963年,立足辽宁省西部半干旱农业生态区,开展农、林、牧等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园区承担国家级建设课题3项,省级课题4项及其他多项科研或教学项目。基地已开展了固沙林经营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引种、育种与改良、固沙林生态系统与功能、混交林语草场防护林营建技术和沙地果树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立体农业生态模式、高效节水生态模式、针阔混交林生态模式、万只杂交肉羊饲养繁殖技术模式等6个风沙地治理模式,并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尽管风沙改良基地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但当前防沙治沙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还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
问题分析:
(1)科左后旗在防沙治沙上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认为原因主要如下:
1、左后旗明确提出了“以灌草为切入点,坚持保护和建设并重”的生态建设思路,制定了每年综合治沙100万亩、植树30万亩的具体目标。在生态建设中,根据土壤类型分布和各地实际情况,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规划建设的要求,打破乡村界线,将全旗划分为三个类型区,实行分类综合治理
2、政府充分调动农牧民及全社会治理开发沙区的积极性:科左后旗鼓励有经营能力的单位或个人购买、承包宜林“四荒”地绿化,使用权长期不变,允许继承、转让和抵押。大力扶持个体造林,对现有林地和新造林地免征林地土地使用费,实行产业化开发综合经营。对重点生态工程及“四荒”范围内开发的农田免征土地使用税,并免征农业特产税5年。在建设投入上,推行以群众投工投劳和地方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同时,狠抓林业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并在每年造林期间派工作组到林业生产第一线跟踪服务,现场指导,确保造林地块、苗木、人员、技术、物资五落实,不断提高林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3、加大了禁垦禁牧工作力度。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工草地、幼林地、封禁区,坚持全年禁牧。严惩滥砍盗伐、乱垦滥牧、毁林种地等破坏森林草原资源的不法行为,确保了全旗林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科左后旗的成功经验是由政府、群众、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而获得的。
(2)章古台也带给我们丰富的启示:章古台在应用科学防沙治沙的研究上投入很大,先后开展了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与效益,固沙林经营技术、固沙林生态系统与功能、混交林语草场防护林营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农业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随着林地面积的扩大和树木的生长,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和扩展。
但与科左后旗相比较,章古台在防沙治沙上的表现还是略为逊色一些,主要体现在:虽然政府防沙治沙投入巨大,但缺乏与农民群众的合作;防沙治沙手段较为单一,主要靠植树造林,并缺乏卓有成效的监管,导致树木的成活率较低;当地所种植的农作物品种较为单一,并且部分农作物(花生)对土壤具有较高的破坏性。
推广建议:
(1)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继续加大经济与科研投入,制定与工程相匹配的科技政策与相关法律,在编制规划、开展监测、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防沙治沙事业进入工程带动、政策拉动、科技驱动和法制推动的新阶段。
(2)要依法进行防沙治沙,随着《防沙治沙法》于20xx年1月1日正式施行,防沙治沙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治沙行为,严格推行“禁垦、禁樵、禁牧”三禁措施,制止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保护沙区林草植被。
(3)防沙治沙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合作,减免相关税费,调动人民群众防沙治沙的热情,积极引导他们开展科学的防沙治沙活动,推进防沙治沙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要实现了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在治理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从农、林、牧等各个方面对荒漠化土地进行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如旅游资源、风能资源、光能资源、矿产资源、植物资源、农业和畜牧业产品加工、水果和干果生产等。在有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对荒漠化土地加以开发利用,将推动荒漠化地区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解人口对土地的直接压力,减少和彻底消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同时,也将增强治理荒漠化土地的经济实力。
(5)防沙治沙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科学治理与综合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针,持续强化防沙治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综合运用法制、经济、行政、政策和科技等手段,采取林业、农业、牧业、水利、扶贫等多种措施,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全力推动沙区的综合防治荒漠化。
通过上述措施,最终实现“沙地绿起来、生态好起来、人居富起来”的远景目标,使沙区群众真正安沙区之居、乐沙业之道。
后记:
这次暑期实践,锻炼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令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欣喜地了解到了科左后旗,章古台乃至全国在防沙治沙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虽然全国仍有大量适宜治理的沙化土地亟待治理,一些地方土地沙化仍呈扩展之势,但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中国的荒漠化将会出现明显的好转。
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 篇21
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我去区检察院实习,时间是从xx年七月十六日至八月九日。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检察人员交办的工作,得到院领导及全体检察干警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一:实习单位情况
这次实习,我是被安排在检察院公诉科,刚到科室的时候我主要从事的是内勤工作。学习一些文书的制定,包括起诉书、公诉意见书不起诉书等,帮老师打印有关的案卷材料,做好卷宗的装订归档工作。空闲时间向科室的老师们请教问题,得到很多的指点。在公诉处老师的知道下,很快我就熟悉了进行公诉的一系列法律程序。
二:实习过程的主要情况
在公诉科的实习过程中,我主要从事的是一些法律文书的处理,对一些没有完全经过程序的卷宗进行补充和修订,以及一些辅助性质的工作。在次期间,我又认真学习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完备深化自己的法律知识,这对我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以下是具体的实习工作。
学习公诉程序的具体规定
刚进入实习单位,领导给我介绍了一些关于公诉科工作的基本情况,又给我一些关于公诉工作的书籍让我学习。我通过认真的学习理解,大致了解了公诉的具体工作范围和内容。同时也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浅薄,所学东西过于的肤浅。
法律文书处理
在实习期间,我工作的重点就是法律文书的处理和卷宗的装订归档。例如起诉书.审问笔录.裁决判定书等等,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对这些文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熟悉了这些文书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点,极大的丰富了我的法律知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卷宗装订归档的过程中,我又学习到了在课堂上见不到的知识。例如公安局和法院等相关文件在检察院文件提起公诉后,怎样去整理?各种文件和文书在归档时是否都应该装订上?这些问题在检察院老师的指点下,我慢慢地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