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2024年城乡调查报告(精选7篇)

2024-10-14 16:47:43报告范文打印
2024年城乡调查报告(精选7篇) 根据县政府协助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11月上中旬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负责人组成调查组,深入薛百乡、大坝乡、苏武乡、东坝镇、泉山镇、西渠镇、大滩乡、街道办事处的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部分居民....

  三、工商防控食品安全隐患的建议

  (一)推行“超市下乡”防控制度。连锁超市在购销货方面有着严格的程序,并对所售商品实行统一配货,把好进货源头就能确保各连锁店的食品安全,要利用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机会,与连锁超市进行会谈,动员超市经营者推进超市下乡。同时,可与超市进行联合调研,利用掌握的企业信息和市场调查情况,充分向超市说明城乡结合部存在的巨大市场需求,以此加快推进超市下乡活动,逐渐淘汰小食杂店,净化群众的消费环境,也方便工商机关的食品安全监管。

  (二)推行分级分类连锁经营制度。针对目前流动摊贩较多,管理较为混乱的现实,建议组织协调规划局、公安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进行统一的市场规划,在城乡结合部人口较多的地方兴建若干市场,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今年6月,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市工商局牵头组织的蒿泊大集整体搬迁工程顺利实施,新建的闫家村市场不仅满足了周围群众的生活需要,带动了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展,而且使食品监管更为有序,为其他市场的建立、搬迁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也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经验和参考。

  (三)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工商部门要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要继续加强对乡镇工商所的支持力度,在人员配备、硬件配备、车辆配备等方面予以倾斜,确保基层工商所有足够的人员和时间对辖区进行全面的检查监管。二是加强对食品检测人员的培训,完善日常检测和快速检测制度,使食品检测常态化;逐步健全食品安全信息警示制度,做好消费预警工作。三是推行举报奖励制度,建立一支社区食品安全联络员队伍,同时发挥消协的`监督作用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做到群防群治,综合治理。

  (四)提升城乡结合区域消费维权意识。应继续加强对工商部门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切实做好每年的“3.15”系列宣传活动,并可考虑组成“送法下乡”宣传队,进入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宣传法律法规和消费常识,展示假冒伪劣商品,并现场受理投诉、举报,扩大活动在这一区域的影响力,提高附近居民的维权意识。二是可印制工商宣传册、宣传画或温馨提示,张贴在城乡结合部人口流量较大的车站、餐饮店等处,将宣传工作做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维权氛围。三是通过电视等媒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情景模拟等案例形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发布消费警示,发动群众举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

  (五)建立相关部门联合防控制度。城乡结合部的食品安全工作牵涉到多个部门,仅靠工商一个部门难以管好。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组成食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建立以工商部门为主,公安、城管、规划、卫生、质监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机制。明确乡镇政府、村委会以及各部门的职责,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实现信息共享。在此基础上,由政府统一调度、各部门密切配合,通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真正有效的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城乡结合区域食品监管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城乡结合部的一些乡镇政府、村委会由于自身利益,可能对工商工作采取不配合的做法;随着政府的城区扩建计划,这一区域也已纳入政府的总体规划,因而工商机关要开展监管工作,必须要多与上级政府协调,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此外,联合执法行动中的公安、城管等部门也需要地方政府出面协调,政府的支持十分重要。

  (二)注意改进监管方式。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多,“三无”人员多,人口素质不高,很难要求其遇事能用理性思考,地方政府对这一区域的稳定工作也很重视。工商部门在监管时要注意监管方式,多以教育提醒为主,督促其进行改正,尽量减少使用行政处罚权,防止其产生抵触心理。

  (三)正确处理部门关系。现今的民生电视栏目以其贴近民生、通俗易懂的特点,对群众的影响越来越大。调查中不少群众也表示此前出现维权难题时经常打电话给电视台寻求帮助,这要求我们工商部门应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争取让媒体在接到消费维权类投诉时能第一时间与工商部门联系,由工商部门出面进行调解,新闻媒体跟进报道,这既可以加强对工商工作的宣传,又可以防止出现监管缺位引发争议。

2024年城乡调查报告 篇7

  自加快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央到地方制定了很多惠农措施,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尤其是肉产品价格节节攀升,尽管屠宰、销售等环节都分得了利益,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但是不断发生的猪病、鸡病等也使农民的忧郁不断加深,在抵御风险面前显得特别脆弱的农民极需得到畜牧兽医的大力指导和支持,然而,事实上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民这一期盼常常得不到落实。

  一、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的现状

  (一)人数及职称情况:

  全镇现有镇农业服务中心一个,负责畜牧兽医工作的有六人,(其中本专业人员4人),村级畜牧兽医室16个,( 13个村级兽医),防疫员工资每月100元补助。

  (二)学历状况

  村级兽医人员中专13人,乡镇人员中大专文凭5人(非专业1人),中专1人(非专业1人)。

  (三)年龄结构:

  村级兽医13人中,40岁以下6人,40—50岁6人,50岁以上1人;乡镇6人中14人,40—50岁5人,50岁以上1人,无40岁以下技术干部。

  二、目前养殖户对畜牧兽医队伍的需求

  一是由于现在鸡鸭猪牛等动物及其产品大幅度涨价,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农民对畜牧兽医技术需求、防疫要求大。

  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央国发〔20__〕2号文件的出台,助农增收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畜牧业的发展也成广大农村增收的热点。

  三、目前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存在的问题

  畜牧兽医人员是农村动物防疫体系中的最重要的成员,它不仅担负着辖区内的动物强制免疫的监督实施任务,还依法承担着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监测、兽药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还承担畜牧、饲料等公益性职能,目前龙山镇城乡畜牧兽医队伍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是龙山镇1991年拆区并乡后从原来的5个行政村增至16个行政村,农户增至4000余户。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是直接面对农户的前线人员。但是,在职畜牧兽医干部无40岁以下技术人员,防疫、检疫、出诊、品改、草地、渔业等等工作压在身上,很难兼顾抓好工作,特别是当前畜牧示范点不断增加,农户要求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就越显我们的乡镇畜牧兽医力量不足。

  二是人员的构成是在建立畜牧兽医局时有些人员是从其他专业转移过来的,没有专业资格,无专业技术,只能做一些服务宣传工作或者防疫工作,在技术上无法给农民以更多的指导。

  三是游医(畜牧兽医)在乡间流串,他们根据传统经验有一定的疫病治疗手段和方法,农民为图方便常常找游医为牲畜医病,但是由于这些游医的方法没有科学的论证,时常解决不了关键问题。

  四、提高镇村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畜牧兽医人员是城乡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石,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必须落实于这块基石上。如果体制改革只停留在建立健全工作机构这一层面上,不加强畜牧兽医人员的管理培养,就会是悬空,就会失去根基,就无法真正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城乡畜牧兽医队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畜牧兽医队伍建设。

  1、严格畜牧兽医人员准入。制止非专业人员进入畜牧兽医技术队伍,让本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城乡畜牧兽医队伍里,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2、加强镇村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的`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定期组织镇村畜牧兽医队伍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经验好做法,加以改进后作推广。加强与上级业务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互通信息,相互协作,使镇村畜牧兽医队伍人员的眼界更开阔,信息更灵通,观念更创新,服务更全面,在既定人员编制无法短期内改变的情况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在业务技术、政策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使非专业人员由外行变内行,专业人员技术不断提高。

  3、建机立制,严格奖惩。建立干部考核机制,用制度管人,用机制激励人,让会干事,肯干事的人有干事创业的平台,严格奖勤罚懒制度,对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作待岗学习培训,逐步提高在职畜牧兽医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更好服务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