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9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范文 > 报告范文

报告范文

2024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通用33篇)

2024-03-24 07:30:44报告范文打印
2024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通用33篇) 楼宇经济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新兴都市特色经济。温江作为一个快速城市化并正在萌芽成为主城区的区域,目前正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努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

  贵阳市行政区位概况及经济指标

  ①、行政区位概况:贵阳是中国贵州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中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因此才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

  贵阳市辖七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03平方公里。包括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以及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截止xx年底人口约450万,是贵州省第一大城市。

  贵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

  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6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此外,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

  ②、经济指标:xx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00亿元,增长17%左右;财政总收入480亿元,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亿元,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80亿元,增长5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525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871元,增长18%。

2024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10

  楼宇经济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而出现的一种新兴都市特色经济。温江作为一个快速城市化并正在萌芽成为主城区的区域,目前正加快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努力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主动顺应城市化要求,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土地和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应有之义。为此充分掌握和了解这一特色经济形态,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近期,区委政研室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摸查了全区楼宇经济现状,并走访学习了成华、锦江、武侯等区的经验,思考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楼宇经济的主要特点及对温江的积极作用

  楼宇经济是以楼宇为载体,吸引一些机构公司入驻进行办公、研发和商务活动的经济形式,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总体来看,楼宇经济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楼宇经济是都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生存发展与城市的规模、地位和综合经济实力有明显的正向关系,城市规模越大,经济社会发展越快,集聚力和辐射力越强,越能促进经济要素的聚集。二是楼宇经济一般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回报。一般一栋高级商务楼里众多公司所产生的效益,往往胜过一占地面积很大的工业企业。三是楼宇经济必须以一批基础和配套较为完善、建设标准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楼宇为载体,而且这些楼宇应相对集中,最好是有一些CBD区。四楼宇经济所吸引入驻的多是一些企业本部、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所从事的多为管理、研发和商务活动,无论对服务业的升级还是高端人才的聚集,都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

  基于这些原因,国内外很多城市都曾先后把楼宇经济发展作为成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抓手。如国际上的有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法国巴黎的拉德方斯、日本东京的新宿、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环铜锣湾等;国内比较突出的青岛、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市内的青羊、武侯、锦江、双流、都江堰等区(市)县。都这方面进行过很多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供温江的发展进行借鉴。

  就温江当前的现实而言,主动顺应快速城市化的趋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对推动温江的发展跨越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能极大地促进资源节约,缓解我们用地、用电、用气等紧张的矛盾。二是能有力地促进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档升级,使温江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并且是主要是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是能聚集和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刺激和带动周边诸如金融、餐饮、购物等更多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形成温江经济新的增长点。四是能通过一大批高品质楼宇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使温江的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二、温江楼宇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差距

  研究温江楼宇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对全区楼宇经济现状有一个仔细的了解。为此,我们通过借鉴其它地区的经验和标准,对全区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务商业楼宇(含商务办公楼、商业卖场、宾馆酒店)、企业购地自建用于办公或租售的楼宇(含工业园区、科研楼等)、营利性科、教、文、卫办公楼宇、城市综合体等四种类型楼宇,分已建成、在建、计划开工三种情况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

  统计显示:目前,全区已建成的各类商务楼宇共计56座,建筑面积约72.1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商业楼宇(含商务办公楼、商业卖场、宾馆酒店)48座,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占80.2%,在全区已建成的商务楼宇资源中占主导地位;企业购地自建用于办公或租售的楼宇(含工业园区、科研楼等)3座,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占10.5%;营利性科、教、文、卫办公楼宇2座,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占7.5%;城市综合体和其它商务楼宇3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占1.8%。

2024年成都市温江区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篇11

  为了深入了解榆林房地产市场起伏较大的原因,促进榆林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按照20xx年榆林市政协总体工作安排,环资委就金融危机对我市房地产业的影响,向榆阳、神木、府谷等7个房地产市场肯为完善的县区和市发改、房产、统计等8个相关部门及规模较大的房地产企业征集相关资料,并在榆林城区进行了实地视察。为了切实搞好这次视察活动,视察前组织部分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就视察路线、房产企业的确定、视察内容以及视察方法广泛征求意见。视察结束后,又召集榆林城区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现就有关榆林市房地产市场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奎年来,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住房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商品房为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辅“三位一体”的住房供应体系,基本解决了不同层次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房地产市场盔一步得到完善。

  20xx年至20xx年10月份,全市共建成商品房面积210.6万㎡,完成销售面积136.8万㎡,空置面积74.0万㎡,空置率为35.2%,其中20xx年1-10月份全市建成商品房面积49.1万㎡,销售27.2万㎡。

  20xx年榆林市区商品房均价1646元/㎡,20xx年涨至2300元/㎡,20xx年更是涨至高层4000元/㎡、多层3000元/㎡,20xx年1-10月份,高层3900-4100元/㎡、多层3000-3200元/㎡。尽管20xx年下半年以来成交量下降明显,但房价仍未下降且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受建材价格、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xx年特别是二、三季度以来,榆林城区楼市发生强势反弹,从低迷逐步走向火热,5-10月份刚性需求促成成交量大幅反弹,房价平稳上扬。

  经济适用住房也是影响榆林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20xx年--20xx年全市累计完成经济适用房85.1万㎡,其中20xx年完成22万㎡;20xx年完成18.1万㎡,同比下降17.7%;20xx年完成45万㎡,同比增加了148.6%,安置住房困难户8510户。目前在建经济适用住房23万㎡,小高层均价2300元/㎡,多层均价约1800元/㎡,在房产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晚。在实物配租方面,榆、神、府等7个县区申报了建筑面积7.7万㎡(1540套),总投资1.17亿元,其中榆阳区等5个县区已开工4.25万㎡、850套。

  二、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1、房价起伏较大,楼市回暖较快。榆林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撤地改市特别是20xx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多以本土企业为主,一些经营思路、开发模式、营销策略、管理经验、广告宣传、市场定位、经济实力等方面较好的企业脱颖而出,消费者对撤地改市后房价涨幅的心理预期,加之中国宏观经济利好的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在“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的作用下,在某些大楼盘开盘时甚至出现了排队买房的现象,各种因素导致榆林特别是榆林市区的房价起伏较大(见图2),充分暴露了房地产市场的不健全和不完善。金融危机以来,榆林的房地产市场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20xx年全市共建商品住房空置面积按主体竣工口径计算约47.5万㎡,空置率约为63%,交易量大幅下降,开发量明显下滑。

  20xx年全市房地产上市交易面积67.6万㎡,交易额17.9亿元,交易面积较上年下降近40%,开发量下降10%,到20xx年第一季度,更是跌到了低谷,下降了63.1%。7县区20xx年第一季度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1%,到了第二、三季度强势反弹,7县区分别比上季度增长了54.8%、56.3%,促成今年二、三季度榆林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主要源自两大动力:一是去年一度低迷的楼市积压了的购房需求在今年上半年集中释放;二是救*政策效果显现。上半年为防范通货紧缩,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增强了消费者的购房积极性。同时,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明显促进了房地产商的开发热情,进而引燃了20xx年三季度楼市的大爆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