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关于市场调查报告模板(精选23篇)
品牌格局 品牌
中低端酒市
古井贡: 有两款主要产品,即红盒玻瓶和白盒白瓷瓶,二者价位相当,在30元左右价位走量最大,没有其它品牌竞争。古井酒在开封已经持续销售了七八年时间,20xx年下滑比较明显,据当地经销商介绍,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喜新厌旧想换品味;渠道利润很低,经销商动力不足等。目前古井淡雅在开封的销售形势依然很好。
姚花春:20xx年初开始做市场,力度比较大。上促销、做门头、搞活动,攻势颇为凶猛。在酒店的促销假力度很大,同时进店多、促销员多、活动多。但口感、酒质并无特别之处,简装酒在流通没有形成走量,十几元的产品在酒店能走动,20元以上价位走量就比较困难了。
河套老窖:产品主要在10-20元价位上能够走量,16元每瓶的三年陈酿销售看好。市场投入力度还可以,只是打假跟不上,受假酒冲击比较明显。 宋河:对开封的投入力度一直比较大,但一直没有做起来。目前中低价位还能走量鹿邑大曲有一部分市场。
中高端酒市
50元到100元的价位上,习水和老白汾之间竞争比较激烈。
习水:进入开封已有几年时间,买断酒店比较多,开瓶费给的比较高。近一两年来70-90元的市场受老白汾冲击很厉害。据当地经销商介绍,当年口子窖都没能把习酒打下去,但习酒却被老白汾无声无息的给做下去了。
老白汾:老白汾的特点是品种多、渠道多,销售氛围好,产品上量快,但利润一般。老白汾上量的手法是操作机关用酒等特殊渠道。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假酒很多,渠道有些乱。在100元以上价位十五年很有市场,同时在70-90元的价位上量很快,形成了销售份额。但有经销商认为汾酒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其各个经销商都有自己的品牌,谁也不愿先投入,也没人主动打假,进行市场维护。
渠道简介
开封的夏季夜场大排挡比较活跃,十几元的中低档酒走量很大。A、B类酒店百元左右的消费以老白汾为主。酒店自带率很高,达到80-90%。进店费用比较大,还得上促销员,不然还是不好拉动。餐饮终端弱化,结帐比原来要好些,销售能上量的酒店进店费用依然很高,A类店买店费在十几万元,B类店有的要求全年销售额10%的返点,撤出酒店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在商超中的白酒促销活动比较多,但走量一般,进店费也比较高,但商超是被厂商越来越重视的渠道。批市功能已经弱化,销售量比较大的是社区内的便利店。烟酒店、名酒行还是目前最主要的流通渠道,产品走量可观。 渠道 特点 进场费用 大排档 酒店 夏季活跃,十几元的中档酒走量很大 自带率很高,达到80-90%, 进店费用比较大,还得上促销员。 促销活动比较多,但走量一般, 却被厂家愈来愈重视。 A类店买店费在十几万元, B类店有的要求全年销售额10%的返点。
进店费比较高 商超市场特点及入市参考
总的看来,开封的白酒消费有些保守和滞后,目前处于新老产品交替中。 开封消费者受促销的影响很大,如果一些成本低的小牌子产品进行大投入的话,名酒的优势就比较小,市场做起来就比较困难。地方杂牌酒做单一市场的力度和优势,是大厂家都不能比的。成本低、上促销、上品尝、开发布会,一番活动下来,让名酒经销商的压力倍增。做名酒靠品牌,要靠厂家投入,但厂家是着眼于全国市场的,经销商的市场操作空间比较小。目前很多开封的名酒经销商都感到市场愈加难做。
基于这样的市场特性,笔者建议可以做些场外小规模的促销,既投资不大,却能收获颇丰。因其周期短,操作起来方便灵活,可控性强,目前这种活动愈来愈被重视。
卖场外小规模常规促销是指跳出卖场的货架,借用卖场的人气,提前拦截目标顾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有效的、一对一的宣传推广活动。卖场外常规促销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运作终端的有效武器。
可是,卖场外旗幡招展,人流如织,各个品牌的促销台一字排开,驻足的顾客东张西望,眼花缭乱。谁的场外促销能吸引她的目光,打开她的荷包? 让我们一起来参考一些场外小规模促销的实战经验。
小规模常规促销操作要点。
1.始终要把产品放在第一位。
2.场外促销是做给目标顾客看的。
3.要有一整套常规的促销道具和宣传品、促销品。
4.需要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特别能战斗的促销队伍。
5.形成企业自己的可以复制的促销模式。
6.预备好几种常规促销的形式和相关的工具。
7.火爆热烈的气氛是第一促销力。
8.注重现场的促销形象。
9.小规模常规促销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持续性。
10.促销形式要有创新。
11.在气势上要绝对压倒同场竞技的厂家。
12.配合整体的市场推广效果更佳。
2024关于市场调查报告模板 篇16
长堤路、白龙路、新埠桥——三条“巨龙”的“激情碰撞”,“汇”出了海甸岛的一个“黄金三角地带”,而坐落于这个“三角区”旁的白沙菜市场,凭借其优越地理区位,成为这一带居民不可或缺的“物质生活中心”。人们的一日三餐不仅可以在此购置,就连其他的生活必需品,在市场的商业街上也都应有尽有。从菜市场到一个小型集市再发展到如今规模不小的市场过程中,先后带动了餐饮店、茶店、理发店等的兴起和发展,从而在市场旁形成了一条商业街。正是由于二者的相辅相成,才极大满足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物质需要,所以对于当地居民而言,以白沙菜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白沙菜市场至今仍是居民物质生活中一颗摧燦的明珠。
一、市场环境卫生
处于菜市场内和商业街的餐饮店,包括一些小型的早点摊位,供应当地大多数居民的早点,因此这些食店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但据笔者了解,除了茶店和一些中型的食店外,剩下的小型摊点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有的生产环境阴暗、潮湿,设备简陋,卫生条件明显不合标准;有的就餐环境置于闹市之中,食品的安全卫生不能得到保证。在主市场内卫生的管理做得很好,已经武装到“海陆空”。在“浩瀚”的地面上,人工挖开了许多条纵横交错在一起的小沟渠,仿佛一张巨大的渔网撒开在地面上。菜市场的屋顶是由多块巨大的铝板拼装成的,并且在每一边“屋檐”下都接了一段狭长的U形槽。而槽口正对着地下的排水口。这样一落千丈,无论是来自地面的“千军万马”,还是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都被“腾飞”在天地间的两条“巨龙”给降服了。污水的及时排放避免了蚊虫的大量滋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的菜行配置。根据“污染由少到多”的原则,在第一入口处是几乎不产生垃圾的副食行,如佐料、蛋类、豆乳类。接下来是菜行、肉行、鱼行和活禽行。合理的菜行分布不仅减少了污染的空间,而且极大地方便了人们选购物品。
二、市场管理及安全
为了减轻进入菜市场的车、货流量,方便居民购物,在菜市场始建之时,就同时修建了一个停车场,其他入口处都设有横杆,禁止车辆的进人。停车场的对面,是市场办公室兼保安处。它扮演着处理交易双方纠纷及保护市场内人员的重要角色,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钢铁战士”。但百密终有一疏,在看似到位的市场管理下,却存在着多处明显的安全隐患。在菜行的后方,留有相当于一行摊位的空地。但这里摆放的既不是新鲜的蔬菜,也不是可口的熟食,而是杂七杂八地堆放着编织网、蔑筐、塑料桶等。这些易燃物常常堆得超过人头。这一市场死角自然成为蚊蝇的“天堂”,且存在火灾隐患。但不知市场管理人员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一旦由此而引发了火灾,顷刻间就可以使菜市场变成人间“地狱”。而假若有一天真的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在此时最容易想到的“救星”一一灭火器,笔者在市场的明显位置上也仅找到了两个。安全隐患不仅存在于市场内,在市场门口的上方,电线凌乱地交杂在一起。有的电线多处已被缠上了厚厚的绝缘胶布,这说明了这些电线早已老化。而同样处在菜市场门口的总电闸箱,它的安装高度也过矮,而与其毗邻的就是一家杂货店。“火”与“火 药”的如此“亲密接近”,危险一触即发。
另外,市场也存在着用电浪费的现象。市场内的灯管每天都要亮到早晨九点半以后。大量使用塑料袋也是市场亟须根治的另一顽疾。市场内使用的塑料袋的价格一般都在×元之间,价格低廉,但都并非属于环保型产品。尤其是有色塑料袋,它对于食物的危害性更大。但前去购买一日三餐用品的居民,几乎都只能用有色塑料袋来装购买的食物。